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

材料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墨子

材料二 

(1) 根据材料一、匹配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中所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A.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B.崇德尚贤,天下为公

C.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孟子: 荀子: 墨子: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a为例完成表格。

阶段

遭遇

直接原因

a

遭到沉重打击

秦朝焚书坑儒

b

  

C

  

d

  
(3)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考点】
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中印两国有上千年文明交流史,友好合作始终是主流。中印实现各自民族复兴,将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重大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朝鲜有许多使用汉字的诗人,他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如:上国羁栖久,多惭万里人。那堪颜氏巷,得接孟家邻。守道惟稽古,交情岂惮贫。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

——9世纪朝鲜人崔致远《长安旅舍与于慎微长官接邻》

材料二 佛教及婆罗门教的政治理想及宗教美术,给东南亚各小国带来了国王的神圣化、阶层秩序观念、行政法典、梵文以及技术高超的建筑、雕刻和音乐等等,这对君主统治的正统化以及整合和发展他们的国家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日本学者和田久德

材料三 中印两国立于世界东方,天造地设,互为邻国,其文化往来源远流长。从文字记载看,历两千余年而不衰,成为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典范。但两国的文化交流到底有多悠久,始自何时,至今没有定论。

——摘编自姜景奎《中印文化交流刍议》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华文化对朝鲜的影响。
(2) 结合所学,概述古代印度文化在东南亚传播的两个阶段。并根据材料二分析古代印度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印文化交流的史实。
材料分析题 困难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内本于心性,而外归极之于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只是在人圈子里尽人道,中国的文化精神只是一种“人文主义的道德精神”。所谓人文,则须兼知有家庭、国家与天下。要做人,得在人群中做,得在家庭、国家乃至天下社会中做。这并不是说中国人不看物质表现,但一切物质表现都得推本归趋于道德。中国人认为人性即是自然,一切道从人性而生,即自然人文合一。换句话说,天人合一。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是深于民族观念的,但中国人传统的文化观念,终是极为宏阔而适于世界性的。中国人对外来文化,常抱一种活泼广大的兴趣,常愿接受而消化之。中国人常抱着一个“天人合”的大理想,觉得外面一切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值,都可融会协调,和凝为一。

——钱穆《中国文化精神》

材料二  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评述梁启超的观点。(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