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阅读

【甲】《大道之行也》

【乙】令既具,未布 , 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利,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化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注释】①布:颁布,公布。②於:同“于”卒:终于。④嗣:继承。⑤刑:处罚。⑥傅:老师。⑦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1) 请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选贤能   与(   )②不独其子   子(   )

③女有     归(   )④秦民大     说(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

例句:货恶其弃地也

A. 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B. 相与步中庭 C. 汉阴 D. 告之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②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4) 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这样做的目的,甲文中的“”二字也能体现这点。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文言文翻译; 一词多义;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课时演练
换一批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 , 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思,特以强服之耳。

【注】①卫鞅:姓姬战国时期卫国人,因秦国曾封他于商,史书上称他为商鞅。②黥(qíng)劓(yì):古代刑罚名。黥,墨刑。则,割其鼻。③刻深:(刑罚)严酷苛刻。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意思。

大道之也( )  选贤能()  盗窃乱贼而不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谓大同                                 鱼之乐也 B. 天下公                                不足外人道也 C. 于商                                虽有千里 D. 外户而不闭                        而两狼之并驱如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期 年 之 后 道 不 拾 遗 民 不 妄 取 兵 革 大 强

(5) 商鞅治秦,是否已经实现了【甲】文中的大同社会理想?为什么? 
文言文阅读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