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生死不离,五千年的唇齿相依,五十六个民族共造锦绣中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
——摘编自央广网
(1)据材料一及所学,归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http://tikupic.21cnjy.com/ct20241o/ec/1e/ec1e4d252ab976e18058342ed85027e0.png)
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部团结。 ——摘编自王鹏辉《再观“边疆中国”》 |
(2)据材料二及所学,指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依据及影响。
材料三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比较集中,又地处边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对于保持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各民族共同富裕了……保持民族地区稳定和巩固祖国边防,也就具有了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政治基础。
——江泽民主持西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
(3)据材料三及所学,指出中央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实施的战略部署。并列出一项具体措施。
材料四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4)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