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人员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森林灌草层动植物的组成、林区灯下趋光性昆虫的多样性等进行了相关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调查公园气候条件、人为干扰因素以及马鹿、梅花鹿等顶级消费者(东北虎、东北豹)的捕食对象的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可确定国家公园内东北虎、豹的。公园环境逐年改善,相较于其他动植物,东北虎、东北豹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但总数仍较少,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原因主要是。
(2)
灌草层是有蹄类动物取食的主要区域,该区域根据林木覆盖程度可分为郁闭林和开阔地两种主要地形。收集并检测几类常被取食植物的生物积累量,发现开阔地生物积累量显著高于郁闭林,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有机物的积累。区别开阔地、郁闭林中不同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 这种差异体现了群落的结构。
(3)
该生态系统中,东北虎捕食摄入体内的能量,其去向包括、尸体残骸等流向分解者。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国家公园内丛林鼠的种群密度时,由于丛林鼠的记忆力较强,会导致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若利用鸟鸣声调查某种候鸟的种群密度的时,主要运用了的原理。若利用红外线技术调查某山区昼伏夜出且善于攀援的灵长类动物的种群密度,还需使用的技术或手段主要有。
(4)
为研究公园林区灯下趋光性昆虫的多样性,研究人员在1月到12月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①该灯的杀虫机理是运用光、波、色、味四种诱杀方式杀灭害虫,其应用原理涉及信息传递中的信息。
②调查时杀虫灯每天需打开和关闭,据右图调查结果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导致个体总数的增加
B.趋光性昆虫在4月份时增长速率最大
C.个体总数和物种丰富度存在季节性变化
【考点】
种群的特征;
群落的结构;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