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长城是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但也有一些王朝不主张大修长城,学术界有“唐代无长城”和“清不修边墙”之说(如下表)。

序号

长城沿线主要民族

史料

突厥

贞观二年(628年)九月十六日,“己未,突厥寇边。朝臣或请修古长城,发民乘堡障,上曰‘突厥灾异相仍,颉利不惧而修德,暴虐滋甚。骨肉相攻,亡在朝夕。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远修障塞乎! ’”

——《资治通鉴·唐纪九》

蒙古

“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实岂无边患? 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柔远能迩之道,汉人全不理会。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耳。”

——《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

《义勇军进行曲(部分)》(1935年,田汉词,聂耳曲)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1)  对比图1和图2,指出秦朝长城的变化。从民族关系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和意义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在①②之中任选其一,概述该王朝应对材料中相应民族问题的具体举措。根据材料一、二,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对中国历史上“修长城”或“不修长城”的看法。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时局背景。列举一例跟长城相关的英勇抗战史实,并用一句话概括抗战时期长城的新内涵
【考点】
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 秦朝暴政的表现与影响; 唐朝的民族交融与民族治理; 明朝的内陆边疆关系; 清朝疆域的奠定与地方治理; 中国局部抗战与抗日救亡运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