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进入高中课本,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样也给广大高中语文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
有位教师认为,《乡土中国》原本是费孝通在《世纪评论》上发表的连载文章,其中包含了许多来源于日常生活的例子和费孝通本人的生活经历。如果能适当地抓住这些案例,并结合学生当前的生活经验,便能很好地将学生吸引到文本阅读中。比如,在讲述《乡土本色》时,着重分析“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观点,引入有关方言俚语和地方文化的讨论;在讲述《差序格局》时,选取“差序格局”这一重要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他们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是否越来越平等化和“朋友化”;在讲述《长老统治》时,提取“社会继替”和“教化权力”等概念,组织学生讨论城市中的养老问题……
还有位教师认为,《乡土中国》是一部社科类学术著作,在设计《乡土中国》的教学时,有必要以此书为范例,向学生示范阅读社科类学术著作的方法,比如如何进行圈点勾画,如何书写批注。通过书写批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以相对精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分析手中的阅读材料。
《文字下乡》《礼治秩序》《血缘与地缘》
①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事先规定的。②我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适,就是一个人可以参加好几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都有某一根柴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人和柴不同的地方。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