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苏轼私识范仲淹
苏轼
庆历三年① , 轼始总角② , 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③ , 轼从旁窃观 , 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④ , 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⑤ , 始举进士⑥ , 至京师则范公殁⑦。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 , 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 , 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呜呼! 公之功德,盖不待⑧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⑨之愿也哉!
(选自《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释】①庆历三年:公元1042年。庆历,宋仁宗年号。②总角:指八岁到十四岁的少年。③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④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⑤嘉祐二年:公元 1057年。嘉祐,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⑥举进士:考中进士。⑦殁(mò):死。⑧待:需要。⑨畴昔: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