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材料三:
材料一: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摘自《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材料二:1898年6月16日光绪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
康:四夷交迫,分割洊至(相继而至),覆亡无日。
皇帝:今日诚非变法不可。
康:所谓变法者,须自法律制度先后改定,乃谓之变法。今所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是变事耳,非变法也。
——改自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
材料一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
——雷颐《取静集》
材料二 李鸿章晚年曾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三 1895年,北京1 3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由此也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四:(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他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