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朝面临“亡国之危”,变法以“救亡图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材料三:

国别强租海湾及地区“势力范围”
德国胶州湾山东
沙俄旅顺和大连长城以北及新疆
法国广州湾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威海卫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1) 依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为“学习外国利器”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2)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两项运动的相同点。请选择其中一项运动说说其对旧中国的积极影响。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列强瓜分中国的侵略方式有哪些?(2分)并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
【考点】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在近代化的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促使中国社会发生着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

——雷颐《取静集》

材料二 李鸿章晚年曾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三 1895年,北京1 3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由此也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四:(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他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师夷长技”的运动,口号是什么?请列举该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各一例。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该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3) 材料三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促使举人们要求变法的原因是什么?
(4)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有何不同?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