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沟遗址是甘肃重要的古文化遗址之一,是一处青铜时期遗址,距今4000-3800年。该遗址位于玉门市清泉乡境内,范围约20平方公里。因处于红土山沟,土色红似火烧,被考古界称为“火烧沟文化”或“火烧沟文化类型”。火烧沟遗址的历史价值突出表现在它是我国史前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前沿、青铜冶炼的区域中心,2009年被中华遗产协会评为“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
火烧沟文化遗址因其地处河西走廊,对河西地区的史前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火烧沟遗址所在地玉门是中国最早出现青铜器的地区之一,发达的青铜文化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交往范围的扩大,让玉门成为古代中国最早接受并传播东西方文化的重要地带。从地理位置上看,火烧沟文化遗址恰好处在东西方文明之间,是中原一带古老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接触的前哨。
通过火烧沟文化把内地文化与西域一带的文化联结起来,多种文化和文明在这里交融交汇。冶金技术的早期交流是冶金起源研究的课题之一。目前考古发掘出土和经检测分析的中国史前铜器集中于甘肃地区,以齐家文化和火烧沟文化的铜器最多。这两种文化遗址紧邻新疆,靠近中亚,且发现部分铜器形制包含有西亚文化的元素。尤其是在火烧沟文化中的砷青铜的出现与西亚的青铜冶炼方法相近,而中原地区尚没有发现砷青铜,这说明火烧沟文化青铜技术受到了西亚冶炼技术因素的影响。据一些专家学者研究,中国青铜冶炼技术是沿丝绸之路由西往东传入中国,因此这条路也被誉为“青铜之路”。有专家认为,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甘青地区和新疆地区,再要缩小范围就是河西走廊,因为这里出土的铜器年代早、数量多、技术先进。青铜器的出现是划时代的重要事件,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火烧沟文化因其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而被定为青铜器时代文化,代表了当时西北青铜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在同期文化中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