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都城 

“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都城选址既是地理选择,也是政治选择。所有选择原则归结为一点,就是保证长治久安。长治久安不仅在于时间,政治上靠近“龙兴之地”、经济上保障供给、文化上拥有根基、军事上控内御外,均在其中。 

材料一 三河地区古都的朝代及区域分类 

①注:“三河”指河东、河南与河内三地。河东指今山西省临汾、运城一带;河南指黄河中游东西走向以南的附近地区;河内指黄河中游东西走向以北、太行山东西走向以南的地区。 

材料二 西周至北宋、南宋至清朝时期主要都城的空间分布格局与迁移轨迹 

材料三 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奥,而俯庭宇也。又居庸、古北、松亭诸关,东西千里,险峻相连,近在都畿,据守尤易。 

——金朝官员梁襄

(1) 阅读材料,描述五帝至商朝、西周至北宋、南宋至清朝时期都城的大致迁移轨迹。
(2)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元明清三朝定(迁)都北京。
【考点】
蒙古崛起与元朝的统一; 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清朝疆域的奠定与地方治理; 古代城市的产生;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蒙古自13世纪初崛起之后,先后发动三次西征,对中国、对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的征服者成吉思汗,他是征服寰宇的战士和世界舞台上敏捷的骑兵,用 威严之足登上时运的马镫,用权力之手击打傲慢的君主。他的钢矛上的火花像风一样,把世界上的歹徒从国土上消灭。”

——摘自拉施都丁《史集·成吉思汗纪序言》,魏曙光译

(注:《史集》是14世纪成吉思汗后裔统治的伊利汗国宰相拉施都丁主编的世界通史著作)

材料二“那暴君啊,人家都称他为王中之王,就是成吉思汗呀,就是他逞着豪强,把一个雄伟的亚洲变成了一片坟墓……这个专灭人之国,杀人之君的凶汉。”

——摘自伏尔泰《中国孤儿(全译本)》,范希衡译

(注:《中国孤儿》是1755年伏尔泰改编自元代纪君祥杂剧《赵氏孤儿》的作品,在法国演出后取得了巨大反响)

材料三蒙古人对贸易的重视在世界历史上的贡献也不应该被忽视。蒙古人不仅鼓励 和推动贸易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地扶植新产品和新商品……在蒙古人提供的保护之下,商品 变得更加便宜,也更加充足……蒙古人在欧亚大陆上的商人及其他旅人的休息之处建起了 大量旅店,也设置了巡逻兵,在丝绸之路上维持治安。随着蒙古帝国的崩溃,安全性降低,成本提高,导致一些欧洲人开始寻找新的商路,其中之一便是热那亚航海家哥伦布。

——摘编自[美]梅天穆《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注:该著作出版于2012年)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二者展现的成吉思汗形象有何不同?
(2) 相比材料二,指出材料三中的西方学术界对蒙古征服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 如果以“蒙古帝国为中心/世界史”为研究主题,三则材料各自有何史料价值?
材料分析题 普通
2.  蒙古自13世纪初崛起之后,先后发动三次西征,对中国,对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世界的征服者成吉思汗,他是征服寰宇的展示和世界舞台上敏捷的骑兵,用威严之足登上时运的马镫,用权力之手击打傲慢的君主。她的钢矛上的火花像风一样,把世界上的歹徒从国土上消灭。”

——施都丁:《波斯文<史集·成吉思汗序言>译注》,魏曙光译(注:《史集》是14世纪成吉思汗后裔统治的伊利汗国宰相施都丁主编的世界通史著作)

材料二:“那暴君啊,人家都称他为王中之王,就是成吉思汗呀,就是他逞着豪强,把个雄伟的亚洲变成了一片坟墓……这个专灭人之国,杀人之君的凶汉"

——摘自伏尔泰《中国孤儿(全译本)》,范希衡译(注:《中国孤儿》是1755年伏尔泰改编自元代纪君祥杂剧《赵氏孤儿》的作品,在法国演出后取得了巨大反响)

材料三:蒙古人对贸易的重视在世界历史上的贡献也不应该被忽视。蒙古人不仅鼓励和推动贸易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地扶植新产品和新商品……在蒙古人提供的保护之下,商品变得更加便宜,也更加充足……蒙古人在欧亚大陆上的商人及其他旅人的休息之处建起了大量旅店,也设置了巡逻兵,在丝绸之路上维持治安。随着蒙古帝国的崩溃安全性降低,成本提高,导致一些欧洲人开始寻找新的商路。其中之一便是热那亚航海家哥伦布。

——摘编自【美】梅天穆:《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注:该著作出版于2012年)

(1)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二者展现的成吉思汗形象有何不同?
(2) 相比材料二,材料三中的西方学术界对蒙古征服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 如果以“蒙古帝国为中心世界史”为研究主题,三则材料各自有何史料价值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周朝设立了“三老五更”制度,“三老五更”各一人,都是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老者。乡饮酒礼也是为了“尊贤尚齿”而设。《管子・入国》记载家中有七十以上的老人者,国家除了免费供应酒肉,还可根据老人年龄的不同,免除其一子、二子以至全家的赋役。官府越制中设“掌病”一职,负责给老人“问疾”,汉代还从精神层面实行优待老人的各项措施,比如赐老人荣誉性的爵位或官衔,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院”,唐代很关注精神养老,即“色养”,简单来说就是膽养老人要和颜悦色,关注到老年人的心理需要,如给老人脸色看,即视为不孝,甚至会受到惩戒。如何惩戒不孝之人也是历代养老制度和措施中的重要一环。宋代将南北朝的“养老院”制度进一步发扬光大,明清时期,人口数量大增,官办养老院无论是从资金,还是从人力上都已经力不从心,所以民办泰老机构迅速发展。

——摘编自孙津华《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及启示》

材料二:晚清民初,人们开始重新考量带有封建色彩的养老观,“非孝”思潮盛行,但这种思潮只是批判具有封建色彩的不合理之处。当时的政党均大力提倡“尽孝”,并将该概念提高到“尽忠”层面,作为团结民众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思想武器。如孙中山先生所言“现在世界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到这么完全,所以孝字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对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实践开始从传统的道德又务向制度义务转变,救养主体从家庭和宗族向社会力量转移,1928年,上海市颁布了《联工退职待遇暂行办法》,规定工人年满50岁,公务人员年满60岁退休时,由雇主发给养老费,按劳动时间的长短计算。1943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退休法》,对公务员领取退休金的具体情形(七种)做了详细规定。

——摘自朱海龙欧阳《中国人养老观念的转变与思考》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养老制度体现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养老制度变化的背景,并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