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直面问题、修正错误,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自我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然而革命道路绝非一帆风顺,随着国民党“整理党务案”和“中山舰事件”的爆发,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给幼年的党和中国革命事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政治危机。此后,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对大革命后国内革命形势的错误估计,党内又相继出现了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三次较大的路线错误,这使中国革命事业遭遇重大挫折。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形成了不同的自我革命策略,以强大的政治领导力确保了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 

——摘编自胡洪彬《党的自我革命:百年历程、基本经验与前瞻启示》

材料二:1949年,中国共产党掌握国家政权后,党的自身建设更具紧迫性。首先,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升全党的思想觉悟与理论涵养。1950年12月在北京重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鼓励全体党员在精读;建立了不同级别的党校,开展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动。其次,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推动党组织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党中央严格把控好准入关卡,提高党员的选拔标准。实施正确的干部路线。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同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运动。最后,整顿党内腐败问题,净化党的政治生态,1951年11月,开展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主的三反运动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及民主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而不断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摘编自赵霞《建国初期党的自我革命及其现实启示( 1949-1956)》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是如何自我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的。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建国初期我们党自我革命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意义。
【考点】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红军的长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其意义;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极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主要从军队和地方两方面大力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得我们党保持了强大的组织力和生命力。一是坚决落实“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积极开展地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组织基础,提升党组织的组织能力。首先,恢复和发展地方党的基层组织。由于大革命失败,井冈山地区原有的党组织遭到完全破坏。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一踏上井冈山,就高度重视并抓紧建立和恢复地方党组织。其次,整顿地方党的基层组织。面对机会主义、土客籍矛盾、投机分子反水等问题,通过党员重新登记,不合格的除名,对党员的成分加以限制等方法,整顿和纯洁了地方基层党组织。再次,加强党员思想教育。为实现“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通过举办党团训练班、上党课、组织讨论、印发学习材料等形式,在党员中普遍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党员知识教育和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如此,极大地增强了党员的思想理论素养和革命自觉性,使得党的基层组织组织力、战斗力大大增强,为革命斗争取得胜利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摘编自邱春林《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的百年变迁与现实启示》

(1) 根据材料,概括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建设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建设。
材料分析题 困难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1933年革命根据地“八一”纪念活动中,许多红军战士响应号召积极参加了节省助战运动,主动退还公债、停发公谷费,如通讯学校与通讯材料处的红军战士380多人提出“我们要纪念红军的成立……除继续参加经济战线外,愿把中央政府尚未发给的二百元公谷费,请求赦免”。这些生动、鲜活的事例不仅使苏区民众初步了解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性质,而且增强了他们参军支前,保卫苏维埃的责任感。1933年的“八一”节纪念,是中共中央、苏维埃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共同倡导下的全党、全苏区范围内的一次纪念活动,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方式之多样,远超以往的纪念活动,它克服了此前纪念活动偏重于国际共运节日(如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诞生和逝世日、“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偏颇,且大大拓展了革命事件的纪念范围,更使纪念规模、纪念方式与纪念程序上的基本模式初步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1933年的“八一”纪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上的一大转折点和新的起点,也为以后各种纪念活动的举办提供了经验借鉴。

——摘编自魏建克《1933年苏区“八一”纪念活动的历史考察》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3年的“八一”纪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上的“新的起点”的含义。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33年“八一”纪念活动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共发动黄安(今红安)、麻城起义,逐渐建立起以大别山为中心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见下图),该根据地自成立伊始,就深受粮食匮乏之困扰。1930年1月,中共鄂豫边特委报告说:“赤区粮食先被军队烧了大半”,该报告还提到,土豪劣绅带领土匪军队、清乡团压迫民众,“在光、麻、安三县被反动威挟不能归家的在三千人以上,跑在苏维埃区域不能归家的统计在三万人以上”。

——摘编自黄志高《地缘·粮食·革命:鄂豫皖苏区的际遇与困境》

材料二

鄂豫皖苏区高度重视粮食危机,1931年6月,皖西北特委第十四次常委扩大会通过的政治决议案指出。“党和苏维埃必须领导苏区群众参加生产。使群众认识到劳动才有饭吃,使苏区粮食能自己求其解决,才是巩固苏区最好的办法"。与此同时,苏区设立粮食管理机构,加强粮食运输,开展粮食救济,管控粮会流通,保障伤病兵的粮食供给以及提供金融支持来改进粮食管理。此外,苏区积极动员农民进行斗争,如潜山县的农会与当地地主豪绅也就稻价议定展开了斗争。

——摘编自张雷《鄂豫皖苏区粮食危机问题研究(1927—1934)》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鄂豫皖苏区出现粮食危机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鄂豫皖苏区应对粮食危机的举措并分析其意义。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