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按照这一纲领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

——《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该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中世纪。因此,他们在英勇反抗侵略的同时又会本能守护两千年来已经陈腐的固有之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及遇该运动之变,中国人竟用肉体和外国相斗,外国虽用长枪大炮打败了中国,但是见得中国的民气还不可侮,以为外国就是一时用武力瓜分了中国,以后还不容易管理中国,所以现在便改变方针,想用中国人来瓜分中国。

——孙中山《国民会议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

(1) 材料一中“这一纲领”指的是哪一部文件?此文件的内容是如何反映材料一中的“社会革命”的。
(2) 结合材料二、三,该运动中曾提出了哪一口号?并简述该运动的伟大意义
(3)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时代特点,说明两场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
【考点】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某校学生以“绍兴交通”为主题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阅读各小组收集的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组:交通·地理

浙东唐诗之路是绍兴交通史上的华彩篇章。学者一般认为,两兴是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则)中的诗向反映了渐东唐诗之路绍兴段的主线路。

(梦游天姥吟留刷)(节选)

[唐]李白

我欲国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潮月。潮月①照我影,送我至则溪……脚著谢公具,身登青云梯②,

[注朴]①镜潮:古代时鉴潮的剧称。

②青云梯:指天褚山高峻的山路。

第二组:交通·历史

萧甬线(萧山至宁波)是通过绍兴境内的第一条铁路,1937年初步建成,同年12月,为猪阻日军南侵,萧甬线钢轨全部拆除。1953年7月,铁道部开始重建萧甬线,1957年萧甬线全线贯通。——摘编自《绍兴市志》

第三组:交通·发展

2022年4月,绍兴喜迎交通新时代。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通车,将绍兴、杭州两地的商圈、景区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两地人们跨市地铁换乘,可享受“一次购票、一轮安检、一站换乘、一票通行”的便利,西湖边瞻仰岳飞,鉴湖畔怀念陆游……其享文化之旅。

(1) 根据上图摘述绍兴地区的地势特点并简要说明判断依据,结合图文信息,在答题卷对应的图中画出浙东唐诗之路的主线路。
(2) 运用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萧雨线“拆除”和“重建”的历史背景,并用一句话写出你从中得到的感悟。
(3) 根据材料,分析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的开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抗疫,为了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彰显了现代国家的重要职责。

[抗疫·折射时代现实]

19世纪,流行性发热开始在英国工业化城市的工厂和拥挤、肮脏的住宅区传播,对劳动人口造成严重伤害。与此同时,蒸汽彻底改变了交通运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1831~1854年欧洲六次霍乱大流行均起源于印度,而此前这种疾病从未传播到亚洲以外的地区。传染病防控成为19 世纪迫在眉睫的公共卫生问题。

——摘编自[美]乔治·罗森《公共卫生史》

[抗疫·关乎民心向背]

抗战以来,华北广大地区因日寇的残酷扫荡,出现了严重的疫病流行。本着“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战争胜利”的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积极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实施各种防疫办法,取得显著成效。河北一位老人说:“鬼子给我们造成病,八路军给咱们治好病,真是救命的恩人。”

——摘编自李泚河等《抗战时朔华北根据地的卫生防疫工作述论》

[抗疫·贡献中国智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卫生防疫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控制天花流行,有计划地开展全民种痘。60年代起,中国基本消灭了天花。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国务院随即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纳入法制轨道。

屠呦唠团队受中医记载启发,提取青蒿素用于防治疟疾。因对人类抗疟的杰出贡献,她于2015年荣获诺贝尔奖。

(1) 根据材料,说明19世纪疫病防控在欧洲备受关注的现实原因。
(2) 结合材料,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卫生防疫对抗战的意义。
(3) 下列观点任选其一,结合上述材料,以疫病防控为例予以论述。(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观点1:历史灾难在造成伤痛的同时,也推动了历史进步。

观点2;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论述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