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海洋是人类的巨大资源宝库,从海水中可以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NaCl和KCl,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 )
A.
t
1
℃时,NaCl和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t
2
℃时,将30gKCl固体加到50g水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C.
将t
1
℃时NaCl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
℃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
t
2
℃时,KCl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多选题
普通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溶解度曲线能提供丰富的信息。如图为Na
2
CO
3
和NH
4
HCO
3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t
1
℃时,等质量的Na
2
CO
3
和NH
4
HCO
3
饱和溶液升温到t
4
℃,为使两种溶液恰好饱和,所加固体质量相等
B.
t
2
℃时,将Na
2
CO
3
饱和溶液升温到t
4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
将t
3
℃时Na
2
CO
3
的饱和溶液升高或降低温度,都会析出晶体
D.
t
4
℃时,将142gNH
4
HCO
3
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析出晶体20g
多选题
容易
2.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20℃取少量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乙的不饱和溶液
B.
20℃时,取少量甲的饱和溶液,加入少量乙,不能再溶解
C.
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D.
在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多选题
容易
3. 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和C物质的溶解度
B.
3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所有固体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B物质属于易溶物
多选题
容易
1. 关于溶解度曲线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质在同一图中一定有交点
B.
可判断物质随温度变化溶解的趋势
C.
从图中可获取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
D.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均可在同一图中表示
多选题
普通
2. 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
加入少量的水
C.
降低温度
D.
恒温蒸发溶剂
多选题
普通
3.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甲的饱和溶液由t
1
℃升温至t
2
℃,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
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
2
℃降到t
1
℃,析出晶体质量最大的是甲
C.
t
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
t
2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溶于水得到饱和溶液,甲需要的水质量最大
多选题
普通
1. 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
B.
t
2
℃时, 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g
C.
t
1
℃时,将c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
2
℃,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t
2
℃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物质
单选题
普通
2.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现有一定温度下的a、b、c的不饱和溶液,分别通过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A.
a溶液
B.
b溶液
C.
c溶液
D.
a溶液和c溶液
单选题
普通
3. 图1是KNO
3
和NaCl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按图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B.
t
2
℃时,能配制得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KNO
3
和NaCl溶液
C.
“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是d点→b点
D.
t
2
℃时将等质量的KNO
3
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
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关系:m(KNO
3
)>m(NaCl)
单选题
普通
1. 如图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从曲线可以判断,
和
两种物质的溶解性属于极易溶的是
。请描述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关系
。
(2)
将
时等质量的
和
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
, 析出晶体较少的是
溶液。要使B点的
溶液(含
水)变为A点的溶液,可以再增加溶质
g或恒温蒸发水
g。
(3)
小英同学说,
时她配制了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
饱和溶液,请判断小英同学的说法
(填“是”或“否”)正确。
(4)
将
时等质量的
和
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
水,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溶液。要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可以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填空题
普通
2. 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请按要求填空。
(1)
由图可知,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物质是
。
(2)
T
1
℃时,将乙溶液由B点变为A点的除了加入溶质乙,还可采用的方法是
。
(3)
T
2
℃时,将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3
℃,有晶体析出的是
。
(4)
T
4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3
℃,所得两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填字母)。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
无法比较
填空题
普通
3. 如右上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t
1
℃时,将20gc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2)
如图中P点所表示的意义是
。
(3)
在t
3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
(4)
分别将t
3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5)
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情况下可采取的方法是
。
填空题
普通
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t
1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
B.
将t
1
℃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将t
2
℃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t
3
℃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
D.
将t
3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
单选题
普通
2.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B.
升高温度可以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C.
α
2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3
D.
α
2
℃时相同质量的甲和乙溶液,降温至α
1
℃时甲溶液析出的晶体一定比乙溶液多
单选题
普通
3. 如图是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属于易溶物质,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t
1
℃时,10克Y加入40克水中可形成50克溶液
C.
t
2
℃时,X、Y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
1
℃,析出晶体最多的一定是Y的饱和溶液
D.
t
3
℃时,要使X、Y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恒温蒸发,需蒸发掉较多水的是Y的饱和溶液
单选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