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校广播站设立《神话大本营》午间节目,本期节目围绕“精卫填海”展开,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甲】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诐①。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②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乙】《述异记》卷上: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木石填东海。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于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鸟誓,一名冤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
(选自《述异记》)
【丙】精卫③ [明]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 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④自成窠!
【注释】①佼(xiào):呼唤,大叫。很多鸟雀的名字,都得于它们的叫声,古人有诗说:山鸟自呼名。②堙(yīn):填塞。③此诗创作于顾炎武三十六岁时。那时,反清复明的力量只剩下东南海隅和西南边陲的残余。④鹊、燕:此喻指明朝遗民中无远见大志,只关心个人利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