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植树造林既可以优化生态环境,又可以调节气温。假设10000米
2
的森林每秒钟吸收的太阳能约为1.2×10
5
焦,如果这些太阳能被初温为25℃、质量为50千克的干泥土全部吸收,可使这些干泥土的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干泥土的比热容为0.8×10
3
焦/(千克·℃)]
【考点】
比热容;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解答题
普通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1kg的铅块加热到39℃再投入到100g的12℃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温度为18℃。若不计热量损失,水的比热容为
求:
(1)
水吸收的热量;
(2)
铅的比热容。
解答题
困难
2. 小科家住慈溪,距离海边十几公里。在炎炎夏日,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这里白天的风常常从海面吹向陆地,而每到夜晚风却从陆地吹向海面。
(1)
通过小科的描述在右图中用箭头表示夏日白天陆地表面和海洋表面之间空气的流动情况(画在答题卷上)。
(2)
请说明形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解答题
普通
3. 科技小组的同学们从比热容表中了解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后,通过实验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他们用相同的两支试管分别装上
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的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并分别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图像
能正确反映实验情况。
物质
比热容[焦/(千克··℃)]
水
4.2×10
3
煤油
2.1×10
3
沙石
0.92×10
3
解答题
普通
1. 水的比热容为
其物理意义为
。一杯水倒去一半,剩下的半杯水比热容为
J/(kg·℃) 。夏天,光脚走在海滩上会感觉到沙“烫脚”,走进海水中却感觉到海水很凉,这主要是由于水的比热容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沙子比热容的缘故。
填空题
困难
2. 用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所示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1∶2
B.
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
C.
加热相同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
D.
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
单选题
困难
3. 图甲为油汀取暖器,当接通电源后,电热管周围的导热油被加热,通过腔体壁表面将热量辐射出去,从而起到取暖作用。因此导热油材料尤为关键,要求油汀通电后导热油能尽可能快地升温。现在有质量、初温相同的两种导热油材料甲、乙,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甲、乙两种油的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试比较甲、乙两种材料的比热容c
甲
、c
乙
大小,并判断用哪种材料更适合做导热油( )
A.
c
甲
>c
乙
, 选乙材料
B.
c
甲
>c
乙
, 选甲材料
C.
c
甲
<c
乙
, 选乙材料
D.
c
甲
<c
乙
, 选甲材料
单选题
普通
1. 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甲、乙两瓶中煤油的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甲中电热丝的电阻小于乙中电热丝电阻。
(1)
闭合开关一段时间,甲瓶中玻璃管液面比乙瓶中玻璃管液面
。
(2)
该实验选择煤油而不用水来做实验,是因为煤油的比热比水
。
填空题
普通
2. 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1kg的铅块加热到39℃再投入到100g的12℃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温度为18℃。若不计热量损失,水的比热容为
求:
(1)
水吸收的热量;
(2)
铅的比热容。
解答题
困难
3.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两套相同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
(1)
组装器材时,安装顺序应是____;
A.
酒精灯、铁圈、横杆
B.
横杆、铁圈、酒精灯
(2)
实验时,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
相等的沙子和水。除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和天平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3)
实验过程中用相同酒精灯加热,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沙子和水在相同时间内
相同;
(4)
实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温快慢不同,由此可见,
(选填“沙子”或“水”) 的比热容较小。
实验探究题
困难
1. 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断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熔化过程中
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这种物质液体的比热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体的比热
填空题
普通
2. 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
得知( )
A.
比热跟热量成正比
B.
比热跟质量成反比
C.
比热跟温度变化成反比
D.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
单选题
普通
3. 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 )
A.
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B.
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
C.
太阳辐射导效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
D.
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
单选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