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用体温调定点学说解释机体在各种环境温度下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机制。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预设的一个温度值,关于调定点设置,主要取决于下丘脑中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随着温度变化其放电频率也发生变化的特性。下图甲表示某人因病毒感染发烧体温上升至38.5℃的调节过程,图乙表示此过程中冷敏神经元与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激素X是。该激素由垂体产生后,经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又可以通过调节来抑制激素X的分泌,从而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不至于过高。
(2) 正常生理状态下,下丘脑设定的体温调定点为。由图甲可知,在病人发烧体温上升至38.5℃期间,人体产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这种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是调节的结果。
(3) 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产生的电信号也称为。图乙中字母A代表的神经元为(填“冷敏神经元”或“热敏神经元”)。由该图可知,当二者的相等时,所对应的下丘脑温度即体温调定点。当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填“变大”或“变小”)或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填“变大”或“变小”)时,即可将体温调定点调高。
(4) 当人体组织细胞被病毒侵染后,会释放,作用于下丘脑,使体温调定点升高。
【考点】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体温平衡调节;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3. 小鼠是病理和药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动物,分析下列实验作答:

Ⅰ.药物研究者发现精神类药品氯丙嗪对人体的体温调节可能存在副作用。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氯丙嗪的不良反应,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给药前的平均体温℃

给药后30min的平均体温℃

再转入相应温度的环境

10min的平均体温℃

20min的平均体温℃

30min的平均体温℃

40min的平均体温℃

空白+低温组

30.2

30.5

30.1

30.2

30.1

30.1

空白+高温组

29.8

30.5

29.6

29.1

29.6

29.5

氯丙嗪+低温组

30.1

27.3

24.8

22.5

21.0

20.0

氯丙嗪+高温组

30.1

27

32.0

32.2

33.0

32.2

注:低温处理是注射给药30分钟后放置在10℃的冰箱中,高温处理是注射给药30分钟后放置在30℃的恒温干燥箱中。

(1) 实验操作中将给药30min后的小鼠再转入相应温度的环境,目的是
(2) 由实验结果得出:氯丙嗪对小鼠体温平衡能力的影响是
(3) 若要证明正常小鼠在低温和高温下的体温与室温下无显著差异,还应设置一组小鼠进行处理,其余处理相同。
(4) Ⅱ.研究人员为验证小鼠的肥胖与“食欲抑制因子”有关,将两种体型肥大的小鼠A、B与正常鼠的皮肤连在一起以实现血液循环连通,实验操作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研究人员认为小鼠肥胖是因为缺乏“食欲抑制因子”或其受体,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测A、B小鼠肥胖的原因分别是。将A、B小鼠采用相同方式相连,若出现的实验结果是,可初步证明前述原因推测是正确的。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