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ession Poin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一处遗迹留下一段痛苦的记忆】 

材料二:如图 

【一个人物代表一种精神的力量】 

材料三:致远号舰长,血战黄海,威震海疆。光绪帝叹曰:“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一条胡同就是一处屈辱的见证】 

材料四: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

(1)  材料中所说“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指哪场战争?此次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战争结果签订了什么条约?“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的依据是什么? 
(2)  上图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何时、何地历经什么样的惨痛遭遇?凶手是谁? 
(3)  材料中“有公足壮海军威”的“公”是指谁?他在哪场战争的哪次战役中壮烈殉国?如何评价他?我们学习他什么精神? 
(4)  材料四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材料中所说的地方在北京的哪条胡同?根据条款,列强在这条胡同里取得了哪些特权?
(5)  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考点】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林则徐禁烟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比较; 义和团运动; 《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3.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

材料一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座博物馆中,光记录在案的中国文物就高达167万件,没有记录在案的文物数量约为记录在案的10倍。

金瓯永固杯


清代皇帝每年元旦举行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酒杯,祈 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1860年,英法联军冲入圆明 园,将其掠走,现藏于伦敦的华莱士收藏馆。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瓶通身施蓝釉,腹部白釉飞龙,为元代特点。此瓶 仅存三尊,其中一尊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流失 海外,现藏于法国巴黎市吉美博物馆。

材料二 部分海外文物回归情况

①2003年,爱国企业家捐赠600万购得圆明园猪首。

②挪威一博物馆收藏了7根圆明园流失的汉白玉石柱。在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政府、高校、机构、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历 经十年,最终在2023年3月至6月,挪威向中方捐赠这批石柱文物。

③ 2023年10月25日,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接收5件流失文物。其中三件为澳方在海关入境截获,另有两件为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和澳大利亚友人捐赠。

材料三   2014年,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为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由于对其具体身份尚不十分明确,故将其 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多个方形舷窗

(资料显示,这种方形舷窗只安装在致远舰上)

出水的日用瓷器

(上有“致远”和“CHIHYU AN”字样)

大副陈金揆的望远镜

(陈金揆,致远舰大副, 当日和致远舰一同阵亡)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文物流失海外的主要原因。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流失文物的回归祖国的途径。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沉船“丹东一号”是北洋水师致远舰的依据。
(4) 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近代文物的流向有何认识。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