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印第安人原来的人数在2000万左右。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人口减少了95%……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坐杀手的头把交椅。 

 ——摘编自[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材料二:1918年1月,身处法国北部战壕的士兵开始染上一种特别强大的流感,俗称“西班牙流感”,数千人因此丧生。当时的战场前线,背后是全球有史以来最有效率的供应网络:士兵和弹药从英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大批涌来,石油来自中东,谷物和牛肉来自阿根廷,橡胶来自马来西亚,铜来自刚果。而相应的,这些地方都受到了西班牙流感的侵袭。短短几个月内,大约5亿人(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染上了病毒……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次流感就夺走了……大约5000万到1亿人的生命。相较之下,从1914年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是4000万。 

(1) 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这种现象对跨洲人种交流的影响。 
(2) 阅读材料二,“西班牙流感”的流行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简要分析推动这一趋势形成的历史条件。 
【考点】
“一战”的影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蒙梭提出将莱茵河作为德法的边界并占领莱茵兰(也称“莱茵河左岸地带”)的建议。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与美国总统威尔逊都反对法国吞并莱茵兰的建议,因为这将严重削弱德国实力。威尔逊向法国政府递交了一个简短照会,解释说法国将会得到一份“与美国签署的单独条约,由美国提出保证,在国际联盟行政院的批准下,一旦法国受到任何由德国发起的未经允许的侵略行动时,(美国和国联)立即给予法国援助”。最后,法国放弃将莱茵兰从德国分离的要求,威尔逊同意战胜国分三区占领莱茵河左岸50公里区15年,以此来确保德国能履行和约义务,莱茵河右岸50公里范围内则被划为非军事区。莱茵兰问题因此在美国与英国、法国的这场交易中解决了。

——摘编自艾尼瓦尔江·努尔买买提《评巴黎和会上的美国对德政策》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西亚人民带来了灾难,也加剧了各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1917年,毗邻西亚的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促进了西亚各国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一战结束后,协约国集团英、法、意等战胜国将奥斯曼土耳其的西亚属地几乎全部瓜分。1920年,英国获得了对伊拉克、约旦和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法国获得了对叙利亚、黎巴嫩的委任统治权。于是,土耳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开始了现代化改革。亚洲其他国家也产生了民族主义组织,有的还建立了共产党。阿富汗、伊朗和西亚阿拉伯国家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摘编自崔连仲等《世界通史》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巴黎和会上法国与英美分歧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分歧的根源。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西亚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背景。
材料分析题 普通
2.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各国,和平主义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参加过一战的德国作家埃里希·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和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大受欢迎。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许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他们出版论著,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探讨避免新的世界大战和保障和平的方法。1918年成立的致力于宣传国际仲裁和全面裁军的国际联盟协会,到1922年已经拥有会员20万人,1932年则发展到100万人。1921年成立的坚持绝对和平主义的“不再战运动”,宣传“一切战争都是错误的”,号召其成员不以任何方式参加或支持任何性质的战争,出版的刊物《不再战》一度达1.5万份。1921年成立的颇具影响的和平组织“防止战争全国理事会”,到1935年有21个成员组织和10个协作组织,它通过对国会的游说活动对华盛顿当局施加影响。英国工党就是在1923年的大选中迎合民意,把“国际和平、国内繁荣”作为其竟选口号并获得了成功。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材料二 1935年夏天在英国工党、自由党和“国际联盟协会”会员的赞助下,组织了一次群众性的和平投票,1500万人参加了投票。投票结果如下:    

投票内容

投赞成票人数

占总投票人数

赞成全面裁军

1050万

91.3%

赞成用国际协定保证全面废除航空部队

约950多万

82.6%

赞成用国际协定来禁止为私人盈利而制造和出售军火

约1048万

91.1%

赞成准备在必要时采取经济的非军事制裁

约1096万

95.3%

赞成准备在必要时甚至采用军事制裁

约683万

59.3%

-约翰·惠勒一贝内特著,林书武等译《慕尼黑-悲剧的序幕》

(1) 根据材料一和相关史实,概括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和平主义思潮兴起的表现和背景。
(2) 综合上述材料和相关史实,简要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一战对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甚至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期间,所有参战国政府不断地控制其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思想在一战期间最先得到了应用,因交战各国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与道德意图统统引向单一的目标。

因部队人员需求的增长,使得原来免役或体格不好的男人也被征募了去,这样大量妇女流入工厂和管理部门。战争对工人的需求,为妇女从事传统上只属于男人的工作提供了机会。

战后整个世界都以敬畏和期待的眼光注视着一个人——美国总统。遍及世界上每个角落,经历了长期磨炼、混乱、丧失亲属的人们,都受到威尔逊激动人心的和平语言的鼓舞。

一战中,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人类历史上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 改编自(美)R.R.帕尔默著的《现代世界史》(下,1870年起)

材料二:一战间接影响了亚洲人民与帝国列强之间的关系。在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民族主义在亚洲发展成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摆脱外国的控制,实现民族统一,成为知识分子的梦想和新的政治领袖的目标。在摆脱外国控制的时候,亚洲领导者利用了欧洲思想体系,但又或者改变或者修改了这些意识形态,使其适合本国的传统。……这些思想观点和理论是战争的结果,修正了人们对殖民世界和新殖民世界里政治认同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些观点和理论指导指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形成了猛烈的冲击。

—— 据(美)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等改编

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民主制度原则下,多数民众的一致性心理认识对民主国家的对内及对外政策具有极强的形塑作用。英法政界人士都心知肚明,选民再也不会容忍1914—1918年那场悲剧重演。因此,大战结束后,英法两国所制定的政策,都设定在这种选民反战的心理上面。(结果)复仇主义情绪与和平主义情绪经过民主政治过程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国际秩序的解体。

——据刘宏松《民主政治、民众心理与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国际秩序的解体》整理

(1) 阅读材料一,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 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一战结束后“亚洲领导者”所利用的“欧洲思想体系”。结合所学,列举“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形成了猛烈的冲击”的亚洲三次民族解放运动。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以德国和英法为例,说明复仇主义情绪与和平主义情绪在民主制度原则“形塑”下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