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奶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有的人在外打工多年,会忽然回来,起一座“豪宅”,在家过一个春节,然后,又从梁庄消失,继续在外打工,人去楼空是乡村日常生活的景象 , 大部分在城市打工的农民都在家盖有新房,并且,他们也是为挣到盖房的钱或为子女挣得学费而奔向城市去的。这样的中年打工者,不久就会回到乡村。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在城里打工,挣一笔钱,在家里盖栋像样的房子,然后在本地找个合适的生意做。

(选自梁鸿《出梁庄记》)

(1) 下列选项中引号的作用与文中划横线句子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差序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同的。 B. 他的足迹延伸到了植物学家的“无人区”——西藏。 C. 我所知道的乡下夫妇多是“实在没有什么话可说的” D. 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2) 以上两则材料体现了中国基层社会怎样的特征?请简要概括。
【考点】
标点符号的使用; 压缩语段;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语言文字运用 普通
课时演练
换一批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____,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使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____,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____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____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____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 下列在文中横线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 B. 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 C. 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 D. 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从容不迫    沧海桑田 B. 如火如荼     纷至沓来     踌躇满志     饱经风雨 C. 轰轰烈烈     接踵而至      胸有成竹     饱经沧桑 D. 方兴未艾     心驰神往     信心百倍     饱经沧桑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 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 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 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语言文字运用 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