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深入剖析了中国乡村的问题,同时,其严谨简明的论述语言也一直是学术论文的典范。下面一段话出自某学人采用《乡土中国》的考察方式对安徽西递村进行考察后写成的报告,其中有六处不符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至少找出四处并修改。

西递村至今已有950多年的历史,面积近13公顷,整个村落呈船样,四面都有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遇到一起,村落以一条竖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框架,构成以东西向为主、向南北伸出的村落街巷系统。村落建筑布局很有秩序,建筑色调朴素淡雅。

【考点】
语言得体;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语言表达 容易
课时演练
换一批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____,是以艺术的创新思维、创意表现,改变乡村的面貌、产业、生活,建构美的共感形式,体现时代风貌,打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发展的生态圈。在这里,②____,是一种相互尊重、彼此互动的有机关系。乡村不仅仅是一块土地、一个物理空间,还是承载乡土精神与文化根脉之所。____,也从艺术写真的体验者、乡村实践的参与者,转变成乡村建设的合作者。

艺术助力乡村建设的成功标志,是③____、乡村资源活化和可持续发展。在艺术助力乡村建设中,重要的是调动当地人的参与热情。美术院校的师生需要用艺术、行动、理念,以及富有情感的表达方式、富有成效的沟通能力,激发当地人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对于美术院校的师生来说,深入乡村开展广泛、高质量的艺术实践,不是简单的下乡服务、改造美化,而是要致力于以艺术浸润心灵、带动村民精神面貌改善,这是社会需要,也是时代呼唤。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师生们参与以艺术助力乡村建设实践 B. 参与以艺术助力乡村建设实践的师生们 C. 师生们以艺术参与乡村建设实践 D. 参与乡村艺术建设与实践的师生们
语言文字运用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