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太史公曰:虞夏以来,人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待农而食之,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民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所验邪?

农工商虞,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上则富国,下则富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皂隶,各有差品,然后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教民种树畜养,所以养生送终之具,不皆育。《管子》云:“古之四民不杂处。”士相与言仁义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稻于田野,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且敬,责义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及周室衰礼法堕其流至乎士庶人莫不离制而弃本 , 稼稽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至桓文后,礼义大坏,上下相冒,嗜欲不制,借差亡极。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上争王者之利,下佃齐民之业,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 

(节选自班固《汉书·货殖传》)

(1)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王处须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

及周A室衰B礼法C堕D其流E至乎F士庶人G莫不离H制而弃本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穷,意为穷尽、尽享,与前文“人耳目欲极声色之好”中的“极”意思相同。 B. 虞,指虞人,古代苯管山泽、苑囿、鸟兽、畋牧的官职,有山虞、泽虞之分。 C. 靡,指没有,与蒲松龄《促织》中“探石发穴,廊计不施”的“靡”意思不同。 D. 货殖,两则材料中均指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的人。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认为,物质享受与财富追求是人的本性,统治者要顺其自然,以利引导,不与民争利。 B. 班固认为,夏商周各阶层安居乐业、寡欲不争,统治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最终不严而治。 C. 司马迁看来,各行各业之人凭本事努力工作以满足欲望,这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合乎规律。 D. 班固看来,士农工商追求世俗所好而获取社会财富,对上可为王者争利,对下可助平民齐家。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上则富国,下则富家。

②昔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皂隶,各有差品,然后上下序而民志定。

(5) 对积累财富与遵守礼义之间的关系,司马迁和班固的看法不同。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考点】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文学常识;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筛选信息; 文化常识;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阅读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皆有不人之心                   忍:容忍 B. 治天下可之掌上                   运:运转 C.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恻隐:怜悯 D. 非所以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结交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所以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B. 非恶其声而也                     然:这样 C. 若火之始                         然:这样 D. 犹其有四体也                       四体:四肢
(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者也                            贼:偷窃 B. 辞让之心,非人也                  辞让:谦逊推让 C. 仁之也                            端:发端 D. 不足以父母                        事:侍奉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十六年,秦复与赵数击齐,齐人患之,苏厉为齐遗赵王书曰:臣闻古之贤君,其德行非布于海内也,教顺非洽于民人也,祭祀时享非数常于鬼神也。甘露降,时雨至,年谷丰孰,民不疾疫,众人善之,然而贤主图之。

    今足下之贤行功力,非数加于秦也;怨毒积怒,非素深于齐也。秦赵与国,以强征兵于韩,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也,欲亡韩而吞二周,故以齐啖天下。恐事之不合,故出兵以劫魏、赵。恐天下畏己也,故出质以为信。恐天下亟反也,故征兵于韩以威之。声以德与国,实而伐空韩,臣以秦计为必出于此。夫物固有势异而患同者,楚久伐而中山亡,今齐久伐而韩必亡。破齐,王与六国分其利也。亡韩,秦独擅之。收二周,西取祭器,秦独私之。赋田计功,王之获利孰与秦多?

    ……且齐之所以伐者,以事王也;天下属行,以谋王也。燕秦之约成而兵出有日矣。五国三分王之地,齐倍五国之约而殉王之患,西兵以禁强秦,秦废帝请服,反高平、根柔于魏,反先俞于赵,齐之事王,宜为上佼,而今乃抵罪,臣恐天下后事王者之不敢自必也。愿王孰计之也。

    ……于是赵乃辍,谢秦不击齐。王与燕王遇。廉颇将,攻齐昔阳,取之。

(1) 下列对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秦复与赵击齐       屡次 B. 苏厉为齐赵王书曰   遗留 C. 其德行非布于海内也   中国 D. 教顺非于民人也     普遍
(2) 下列对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年谷丰      通“熟” B. 民不疾疫      生病 C. 众人之      善待 D. 然而贤主之  谋划
(3) 下列对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足下之贤行功力   您 B. 深于齐也       向来 C. 爱赵乎         诚实 D. 其实憎齐乎         它实际
(4) 下列对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韩而吞二周    使……灭亡 B. 故以齐天下      吃,引申为“拿利益引诱” C. 故出兵以魏、赵  掠夺 D. 秦独之          占有
(5) 下列对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田计功                       授给 B. 五国之约而殉王之患         背离 C. 先俞于赵                     反对 D. 臣恐天下后事王者之不敢自也   坚决
文言文阅读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