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同时也要不断地交流互鉴,才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材料一 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礼记·礼运》语谓:“故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周易·乾卦·象传》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人们从天象而感悟人道,认为人应当像自然的运行那样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礼记·中庸》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种精神,在先秦时期常常被称为“中和”或“和合”。宋儒在学术上坚持求新,张载认为“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当然理学家也会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熔铸其中。这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

——摘编自郑师渠、史革新《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二 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材料三  由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了世界文化中的“中国”,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

——许倬云《万古江河》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说明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明、清时期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充当“桥梁和纽带”的传教士各一位。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日本政治制度为例,说明中国文化“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考点】
中古时期的东亚(日本、朝鲜); 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古代商路上的中西精神文化交流;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7世纪中叶,革新派拥立孝德天皇即位、组建起新的政权、仿中国建年号为大化、以唐朝的律令制度为蓝本实施大化改新:将全国的土地和人民变为公地、公民,由国家统一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效仿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授予公民定额的口分田,在保证公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规定公民按时向国家缴税。这样既防止了豪族继续扩张领地,也使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得到了保障。日本政府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模板设置中央官制,根据唐朝的州县制在地方设立行政区划—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将旧豪族的统辖势力范围置于中央的直接控制之下。然而,没有内在政治结构衔接性的照搬照抄式的内政改革受到了强大守旧派势力的顽强抵制,大和朝廷内部的革新派与守旧势力围绕改革而产生的对立冲突不断凸显。

—摘编自娄雨婷《日本古代律令制国家的形成与特点》

材料二:自从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首次公开地提出公民权利这一概念之后,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和义务就成为资产阶级宪法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虽然日本明治宪法也写上了若干有关人权的条文,但这些条文不过是天皇专制统治的装饰品而已。由于日本明治宪法是钦定宪法。"人民”因此在宪法中都被称为天皇的"臣民”。宪法列举了臣民有居住、迁徙、言论、出版、集会和结社自由等方面的权利,但是又规定权利必须"在法律范围内”"在不妨害安宁秩序及不违背臣民义务之范围内”方能获得。宪法"在一般词句中标榜自由,在附带条件中又废除自由”。明治时代的日本人民不但连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权利都享受不到,而且由于受到军事警察机器的高压和宣扬"皇民”思想的《教育敕语》的毒害,对国家政治的参与极其有限.这也是后来日本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的祸根之一。

—摘编自孙月娥《试论日本明治宪法的产生及其特点》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措施并进行简要评价。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宪法的局限性并说明其成因。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