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汇聚优质消费品资源→优化国内市场供给→提高消费质量水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②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发挥各国比较优势→促进国际产能转移→推动国际经济合作竞争
③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解决内外联动问题→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促进世界经济互利互惠
④发挥消费拉动效应→提供更多合作机遇→增添共同发展新动能→提高国内企业经济效益
①我国绿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②以创新引领的协同发展体系日益完善
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②整合资源是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关键
③产品开发应充分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
④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能够引导生产
①促进了专利保护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步完善
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扩大中外合作创造了机遇
③借助《专利合作条约》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④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强国和全球科技创新引领者
①有助于稳定对外贸易
②有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③旨在扩大国内消费
④旨在扩大对外投资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2024年的广西政府工作报告,“新”字频现,绘制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图”。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视科教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第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科技“尖锋”行动攻关项目100项以上,持续推进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柳钢“四个百万吨”等重点工程。第二,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新增自治区实验室3家以上、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合作基地10家以上,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科技创新合作区、钦州石化产业创新中心。第三,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创新型企业,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桂战略,支持企业引育创新人才,支持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推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第四,推动产教科融合发展。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联合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加强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科教合作,建设面向东盟的产教集聚示范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广西是如何发挥政府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及北斗等五大产业,在湖北有优势,在全国有分量,是打造鄂版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抓手,要做强新兴优势产业,加快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集群,让智能、绿色成为产业发展的鲜明底色。湖北省还举办了“一带一路”中国湖北—中东经贸论坛暨“人工智能+”科技主题圆桌论坛,来自沙特、科威特等中东资本商贸代表团,在鄂央企和全国知名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超百家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参会,共话“产、投、融、研”协同模式。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湖北是如何打造鄂版新质生产力的。
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是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深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谈判,已与100多个世贸组织成员共同联署《投资使利化联合声明》,加快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积极推进《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多边协定的对标对表工作。
同时,我国积极参与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合作,出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调解中心知识产权争议调解规则》,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近100份标准化合作文件。其中,中老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标准,印尼雅万高铁项目首次应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简统化”接触网技术,标志着中国技术标准得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高度认可除此之外,我国还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高质量实施《外商投资法》《外国国家豁免法》等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促进公平竞争。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举措。
材料一 下图是中国1978~202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指数)。
注:GDP指数上年为100,因此当年大于100表示相比上年是正增长,小于100表示相比上年是负增长。GDP指数减去100即得到经济增长率。例如,GDP指数108代表经济增长率为8%。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材料二 进入新时代,在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基础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54万亿元跃升到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于前列。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货物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均居世界前列。2013年至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底气和活力。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间,京津冀坚持打造对外开放高地,区域外贸总值增长34.4%。
材料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来,民营企业进出口值从2014年的5084.9亿元增至2023年的1.11万亿元,大幅增长118.6%;京津冀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值从2014年的2万亿元增至2023年的2.52万亿元,对东盟进出口值从2435.4亿元增至4218.2亿元;出口总值从9253.6亿元增至1.31万亿元,其中汽车出口增长迅速,2023年出口601亿元,增长3.6倍;进口总值从2.82万亿元增至3.72万亿元。
材料二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京津冀三地启动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简化此前烦琐的进出口异地报关手续,打通货畅其流“最后一公里”。十年来,京津冀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水平持续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动能领域产品出口增长强劲。十年来,京津冀区域综合保税区数量由2014年的2个增至11个,实现外贸进出口4513.3亿元,占全国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的7.1%,占比提升4.1个百分点,对外开放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材料一 以下数据为2023年央企“成绩单”。
➢资产总额达到86.6万亿元,同比增长6.4%。
➢全年完成投资总额超过6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5万亿元,其中主业投资占比超过95%,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超过30%。
➢研发经费投入1.1万亿元,连续两年突破万亿元。
材料二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高质量开展国际业务,成为中央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典范。
随着公司“走出去”步伐的持续加快,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电力装备走向了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并获得众多国际客户认可。截至2023年10月,公司开展的国际业务累计带动260亿元,中国电力装备、技术、服务、品牌、标准协同“走出去”。公司累计主导发起编制国际标准203项,并在国际上率先建立完整的特高压交直流、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在境外应用中国标准606项。此外,公司还充分利用大型国际会议、双多边合作机制等平台,积极参加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国际大电网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举办的重要活动,主动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分享最新技术创新成果和发展经验,在高质量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讲好国网故事。
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有观点认为,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钢铁行业应扩大粗钢产量并增加出口。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当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货物贸易进口国、第二大服务贸易进口国,货物和服务年进口值均占全球1/10左右。
2018年11月,中国进一步降低石材、陶瓷、机电等1585个税目商品的最惠国税率,关税总水平由2017年的9.8%降至7.5%,平均降幅达23%。同月,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来自170多个国家,地区的3600多家企业参展,现场展示了法国葡萄酒,阿根廷红虾、美国智能车载空气净化器……进博会吸引了40多万名境内外采购商,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其中1/4以上为智能及高端设备。
中国扩大进口“大蛋糕”的清单上,既包括数控机床、智能终端、精密医疗设备、新型汽车,先进民用飞机等高技术产品,也包括个人电子产品、农产品、食品、服装、化妆品等日用消费品。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口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
参考材料包的内容,针对这位同学的疑问,从经济角度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