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抵御侵略者的血泪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辉煌史。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1931年9月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材料二:对于抗日战争何时开始,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过:“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显然,自1931年算起,到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整整是14年,而不是8年。

——摘编自中国干部学习网

材料三:中国军队在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经过极其艰苦激烈的战斗,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一次战役性胜利。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出动100多个团,对华北日伪军展开以破坏铁路、奇袭据点为主的大规模反击战。

——华师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对待日军侵略的态度上,导致蒋介石从“力避冲突”转变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发动该历史事件的是哪两位将军?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十四年抗战”开始和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3) 材料三反映了哪两次重大战役?
(4) 材料四中的“惨案”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歪曲历史,你认为日本应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这段历史问题?
【考点】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日本通过伪满洲国对东北进行了疯狂的资源掠夺,这是其侵华的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工业体系相对成熟,曾经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唯一出超地区。日本关东军占领东北后,建立伪满洲国。1933年到1937年,在日本的操控下,伪满洲国对日贸易一改过去的出超,牢牢地处于入超状态,传统以大豆为主的农畜产品出口比率急剧下降。与之相反的是,日本1932—1945年制造枪炮的生铁,四成以上的进口均来自伪满洲国。

材料二   随着伪满洲国产业开发第一个五年计划(1937—1941年)的实施,日本对伪满经济的统治范围几乎扩大到所有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1937年5月颁布《重要产业统制法》,1938年2月颁布《总动员法》,动员和控制战争所有需要的人力、物力,1938年4月制定了钢铁类统制法,统制范围延伸到煤炭、钢铁、制铜、水泥、化工等生产资料,1938—1939年将农产品的生产、分配、消费、价格也都统一控制起来。

材料三   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授意下,1941年12月23日伪满洲国颁布《战时紧急经济方策要纲》。本溪生产的低磷铁全部都要供给日本海军,抚顺生产的优质煤全部供给日本制铁。抚顺石油年产18万吨,汽车改用代用燃料,每年给日本13万吨,全部交给海军燃料厂提炼潜水艇用油。铅全部供给日本海军生产蓄电池。大连、丹东建造的船只全部供给日本。

——以上材料摘编自解洪兴《伪满战时殖民经济刍议》

(1) 材料一中的东北对外贸易变化开始于什么事件?日本操控农畜产品进出口是出于怎样的国内因素考虑?日本在生铁的进出口上,为何与对大豆的政策不同?
(2) 材料二中,伪满洲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使东北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日本如此设计的背景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战时紧急经济方策要纲》的直接目的是什么?颁布这项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4) 东北在日本战时承担着怎样的角色?你认为研究日本掠夺东北的数据有何意义?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