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言文字运用Ⅱ

在固有观念中,植物是扎根在一块固定土地的,除非人为挪动,否则永远处于“静止”状态。事实上,                     

卷柏的生存需要充足的水分,                           , 它就会展开“自救”,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然后让整个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随风在地面上滚动。当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这个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又重新钻到土壤里,安居下来。

被称为“草原流浪汉”的风滚草,秋天时会在草原上随风飘滚。这些随风滚动并不是“无效运动”,                                       一棵风滚草就好比一架天然播种机 , 经过滚动,会让种子不断掉出来,再借助风将种子传播到草原的每个角落。

可见,每一种会“行走”的植物都是在寻求更多、更好的生存机会。如同动物行走外出觅食一样,植物也有自己的运动哲学。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考点】
语句连贯; 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语言文字运用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碳达峰”“碳中和”是当下热度很高的议题。大气温室气体的3大元凶中,二氧化碳由于在大气中的含量高,最先得到关注。其实,        , 当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工业化之前增加了约50%,而甲烷增加了2倍。同时,甲烷还能与大气污染物如氟利昂等发生反应,产生其他温室气体,造成增温效应的叠加。更严重、更复杂且无法回避的一个矛盾是,作为还原态的甲烷,经过燃烧等化学反应后,会转化为二氧化碳。也就是说,甲烷的出现本身是一种“碳源”,其转化后,        。例如,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被认为是固碳的功臣——通过藻类、植物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态功效显著。然而,据估算,湿地(不含稻田)甲烷的年释放量大约相当于全球甲烷释放量的四分之一。如果忽略还原态的甲烷,“碳中和”讨论只在二氧化碳圈里打转,并以这个视野推导实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和施工图,落实再坚决,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和文中“地球之肾”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B. 连峰去天不盈尺 , 古松倒挂倚绝壁。 C.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D.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语言文字运用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