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    。《论语》包含丰富的、密集的、精练的、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文化含量非常高。举例说,一本《论语》五百多则,一万五千余字,有一百多个成语,成语是最原始的出处,最原始的本意,不是成语字典里的教条。《论语》里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     ②    。这种知识体系,跟今天的教材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读《论语》一年,与其他孩子差距有多大,不用考试证明。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山上走,走得有点吃力,才有提升。每一步走得很轻松,一定是在往山下走。教育也是一样的道理,往上走还是往下走,结果不一样;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

现在的孩子,甚至读到博士、博士后了,工作了,还是心智不成熟。     ③    :一是正确认识自己;二是正确认识他人和环境;三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真正的成熟很正派很规矩 , 同时温良恭俭让。

(1) 下列句子中的“规矩”和文中画横线处的“规矩”,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第七回:“亲友知道,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规矩都没有?” B. 《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如今我拿待上司的规矩待他,他还心上不高兴。” C. 《荀子·儒效》:“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 D. 《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靠右的一间正屋住着屋主罗斯托玛乞维列,一个规规矩矩的市民。”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语言文字运用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多少日子以来,他向上,又向上;升高,降低一点,又升得更高。他爬的山太多了。山越来越高,山头和山头挤得越来越紧。路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模糊。

仿佛看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人,向前倾侧着身体,一步一步,在苍青赭赤之间的一条微微的白道上走。低头,又抬头。看看天,又看看路。路像一条长线,无穷无尽地向前面画过去。

云过来,他在影子里;云过去,他亮了。他的衣裙上沾了蒲公英的绒絮,他带它们到远方去。有时一开眼,一只鹰横掠过他的视野。山把所有的变化都留在身上,于是显得亘古不变。

他想:山呀,你们走得越来越快,我可是只能一个劲地这样走。及至走进那个村子,他向上一看,决定上山借宿一宵,明天该折回去了。这是一条线的尽头了,再往前没有路了。

(1) 下列句子中的“仿佛”和“他仿佛看到自己”中的“仿佛”,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 岁月不饶人,但似乎特别优待他,他的模样还和十年前相仿佛。 C. 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背后不易被察觉。 D. 那信恐怕没有被达夫保留,但写那信的心境直到现在都还能仿佛。
(2) 文中以第三人称“他”为主,而画波浪线的句子又交替使用了“你们”“我”,请简要分析人称转换的好处。
语言文字运用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小题。

“人人都有一双手,人人都有一张口”。人是生产者,可以创造财富;    , 既有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还有教育、医疗、就业、娱乐等其他需求。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    , 都会成为人口问题。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问题。例如,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求,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如果短时间内增加的人口太多,会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等社会问题。

但是,有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    。例如,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等。

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以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 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有的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实行生育控制政策。有的人口停止增长或者人口不断减少的国家,则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1) 下列句子中的“经济”和文中画横线处的“经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宋史》中说,王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 B. 制造业供需回升,表明在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后,经济水平有明显改善。 C. 郭绍虞先生题书,同一册书买三本,方便剪贴,也因其经济较为宽裕。 D. 常人记述此事,累千言而不办:使高手为之,三百字足矣,何等经济!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