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清代基本上不修长城,康熙希望能筑起一座无形的长城。实际上他有硬的一手和软的一手。硬的一手是在长城外设立“木兰围场”,实际上是一种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软的一手是与北方边疆的各少数民族建立起一种常来常往的友好关系,他们的首领不必长途进京也有与清廷彼此交谊的机会和场所,而且还为他们准备了各自的宗教场所,这也就需要有热河行宫(即避暑山庄)和它周围的寺庙群了。
——摘编自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
材料二:
清代《避暑山庄图》(局部)
在避暑山庄之外,建有12座宏伟的庙宇。这些庙宇融合了汉、藏、满、回等民族的建筑风格。清朝每年指定蒙古王公轮流到避暑山庄,陪同皇帝打猎习武,并给予赏赐。维吾尔、藏、苗、高山等少数民族首领都曾到避暑山庄觐见过皇帝。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说:“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大整合时期,而避暑山庄和‘外八庙’(避暑山庄外皇家寺庙群总称)正是其在建筑上的表征。站在此处,我们将更加感受到我国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和民族团结的真实性。”
——摘编自文静《承德避暑山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
——摘编自郭卫平《从布达拉宫看西藏地方与祖国的关系》
材料:乾隆帝70岁寿辰时,班禅六世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参加祝寿庆典。乾隆帝特下令修建须弥福寿庙供他居住,并亲撰了《须弥福寿之庙碑记》,在碑记中,乾隆帝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表明清政府与西藏关系之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