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物中的历史

材料一:

红军战士的包袱皮,上面写着红军纪律“六项注意”,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因党的支部建设在连上,党代表更为重要。他要督促士兵委员会进行政治训练,指导民运工作。……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二:

①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从民族大义出发,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图为中共中央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给中共代表团指示电。

②图为1937年,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团发布命令,红军以军为单位改组为国民革命军编制(八路军和新四军),时刻待命奔赴抗日前线。

③1938年,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发表《论持久战》,成为指导全国抗战的军事纲领。图为《论持久战》封面。

④1935年,中国共产党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和北平市大中学校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号召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图为印发的传单《告全国民众书》。

⑤抗日根据地军民展开人民游击战争,创造了地道战,水上游击战等多种对敌战法。图为根据地民兵制造的地雷。

⑥为发动和组织广大农民,中共在抗日根据地进行政治改革,把落后农村变为先进的革命阵地。图为1940年根据地年画《实现民主政治选举村长》。

(1) 分别指出材料一中①的史料类型,依据以上两则史料概括年红军的特点。
(2) 某历史小组在博物馆搜集到如上资料后,对其进行整理:

①以上资料中,有助于了解“局部抗战时期”相关史事的有(填写序号即可,多选、错选不得分)

②围绕“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材料二中资料进行整理。

主题

体现该主题的文物

(少选、多选、错选不得分)

任意选择一件文物,阐述与主题的关系

 

①②④

 

动员并依靠抗日根据地

人民展开敌后抗日斗争

 
 

(3) 结合所学,再补充一则相关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考点】
敌后战场的抗战; 西安事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3.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因此,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材料二   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战绩表

战斗次数

12.5万余次

消灭日军人数

52.7万多人

消灭伪军人数

118.7万多人

材料三   七七事变后,骄横的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给予日军沉重打击,把日军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材料四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马上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丘吉尔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要变化?
(2) 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抗战中做出了什么贡献?
(3) 材料三中,在正面战场英勇奋战的“中国军队”是由哪一党派领导的?哪一次战役使“日军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4) 根据材料四概括,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共同主张。
(5)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