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759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 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石壕吏》。
《石壕吏》(节选)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成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材料二: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叛军内部出现的内讧,为唐军平叛创造了有利条件。肃宗即位后,一边任命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率兵平叛,收复失地,另一方面又迅速从河西、北庭、安西节度使处调兵增援。此外,肃宗还向回纥、于阑、西域等少数民族政权借兵,参加战斗。在叛军的控制区,如河北等地,由于叛军的残暴统治,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安、史的统治。
(1) 结合材料一指出杜甫创作这篇诗作的背景。
(2) 诗歌内容主要描写了当时怎样的一种情景?诗歌表达的中心是什么?
(3) 试从材料二总结平定安史之乱的原因。
【考点】
安史之乱;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757年,李白入永王李辚幕府,协助讨伐叛军。随军途中,写下《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中一首这样写道: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注:三川,古代称三川郡,今河南洛阳地区。是最古老的中国文明发源地。后来泛指整个黄河流域地区。 
材料二:唐朝江南户数(单位:户)                                                                                                                                                                                                           

年代

州名

 

苏州

鄂州

洪州

泉州

溪州

713-714年(开元年间)

60893

19190

55406

20754

477

806-821年(元和年间)

100808

38618

91129

35571

889

材料三:唐代潘镇割据的分布图

(1)  李白的诗《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反映了唐朝发生的哪些重大史实?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安史之乱对唐朝经济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3)  据材料三指出唐代割据地方的藩镇在分布上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没有迅速灭亡,而是还延续了140多年的经济原因。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