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增加碳存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被海洋捕获的碳称为蓝碳,滨海湿地是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主体。回答下列问题:
(1) 碳存储离不开碳循环。生态系统碳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在之间循环往复的过程。
(2) 滨海湿地单位面积的碳埋藏速率是陆地生态系统的15倍,主要原因是湿地中饱和水环境使土壤微生物处于条件,导致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
(3) 为促进受损湿地的次生演替,提高湿地蓝碳储量,辽宁省实施“退养还湿”生态修复工程(如图1)。该工程应遵循(答出两点即可)生态学基本原理,根据物种在湿地群落中的差异,适时补种适宜的物种,以加快群落演替速度。

(4) 测定盐沼湿地不同植物群落的碳储量,发现翅碱蓬阶段为180.5kg·hm-2、芦苇阶段为3367.2kg·hm-2 , 说明在的不同阶段,盐沼湿地植被的碳储量差异很大。
(5) 图2是盐沼湿地中两种主要植物翅碱蓬、芦苇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可知,对促进海岸滩涂淤积,增加盐沼湿地面积贡献度高的植物是,原因是

【考点】
群落的演替; 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