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珠江三角洲洪涝灾害频发,人们依据自然条件,趋利避害,创造了独特的农业模式——基塘农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示意图和右图广州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为了防治洪涝灾害,人们对三角洲的地形进行了改造,把低洼地区深挖成池塘,挖出的塘泥堆在池塘周围,将原有低地抬高成为基堤。塘内养鱼,在塘基(基堤)上种植桑树,桑叶可以养蚕,蚕沙可以作为鱼的饵料,这种生态农业模式被称为基塘农业。
材料三:随着珠江三角洲商品农业的发展,基塘农业有了新的变化:一是“基”上作物多样化,增加了蔬菜、花卉等,成为“杂基”;二是“塘”中养鱼集约化,实行机械化养鱼,增加了鱼的品种,提高了鱼的产量。同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片农田被用于房屋建设,“基塘”面积已大大缩小。

(1) 分析珠江三角洲多洪涝灾害的原因,补充下面的关系图。

地形

地势①,排水不畅

易积水,多洪涝灾害

气候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②季,多暴雨

水系

河网密布,支流众多,汇水量大

(2) 根据材料二,完善下面框图内容。

(3) 请你为基塘农业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考点】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图文材料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大陆南部,濒临南海。范围包括广东省的中南部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该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温暖多雨,人口稠密,曾经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与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优势互补,建立了大量的工厂,不仅解决了当地的剩余劳动力,而且还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口的迁入。

材料二: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加工制造和出口基地,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家电等为主的企业群和产业群。2015年9月29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2016年珠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8880家。下图为珠三角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

(1)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亚洲的地区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 珠江三角洲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目前它的商品粮地位大大降低,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3) 图中建立大亚湾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该区域资源的不足;珠三角拥有多家制糖工业是因为该地区盛产糖料作物
(4) 从图中信息可知,珠三角形成了以 (填“轻”或“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区工业正在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要完成这一转变过程的关键是大量引入
图文材料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