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这是10月的一天早晨,秋高气爽,太阳还没有升到头顶,毛主席率领部队进入吴起镇一带的山头阵地。我们一纵队四大队担负着迂回敌人左侧的任务,一路上只见兄弟部队也都进入各自的伏击阵地。

8时整,我们在川道左侧的山沟里埋伏得都有些急了,这时突然见到前方川道里冒起一团团尘土,我与大队长黄开湘同志各自拿起望远镜仔细一看,嗬,果真马大胡子的骑兵来了,一队接着一队,还真不少。

战士们在一旁手里握着枪,眼睛紧盯着川里,从他们的神情可以看出,此刻谁都心里痒痒的,恨不得一下扑过去,将敌人彻底消灭。但是,这次是联合行动,必须听从统一指挥。我知道,现在两边山沟里,数百挺轻、重机枪都等着他们,只要一声令下,便可见到万马奔腾、千钧雷霆之势。这时,我习惯地转过头去,看看后边阵地。

突然,“啪!”山谷里响起了清脆的枪声。

刹时间,两边山沟里的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两厢伏兵一齐杀了出来。敌人此时才知道进了我们的伏击圈,但已经晚了。我们一个迅猛突击,把走在前面的那个团打了个七零八落。受惊的马狂奔乱跳,敌人无法控制坐骑,纷纷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有的腿还挂在蹬里,硬给马拖着跑了。敌人后边的三个骑兵团,阵势还没有摆定,一家伙就给他们自己的败骑冲散了。真是人喊马嘶,不打自垮。我们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消灭了敌人一个骑兵团,打垮了敌人三个骑兵团。在缴获的文件中,我们看到了蒋介石的密电,电报称:

“……红军长途行军,疲惫不堪,企图进入陕北会合刘志丹,命令你部骑兵前往堵截,相机包围,予以歼灭。”

……

谁知道,这就是我们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啊!这一仗,宣告了一年来蒋介石“追剿”计划的彻底破产。

(摘编自杨成武《长征胜利万岁》)

材料二:

(二)

“永丰战役带突击组,夜间上城,夺取敌人碉堡两个,缴机枪两挺,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坚持到天明。我军进城消灭了敌人。”

这是立功证书对张富清1948年11月参加永丰战役的记载。

发生在陕西蒲城的永丰之战,是配合淮海战役的一次重要战役。战况异常惨烈,“一夜之间换了八个连长”。

对那场艰苦卓绝的战斗,95岁的张富清仍历历在目。

张富清所在的连是永丰战役突击连。张富清又是突击连的突击班成员。27日夜,他和两名战友匍匐前进,扒着墙砖缝隙攀上城墙的张富清第一个跳下城墙,与围上来的敌人激战。

“我一转身,看见敌人将我围住了,就端起冲锋枪扫射,一下子打死七八个。”张富清说,交火的时候,他感觉到自己的头被猛砸了一下,消灭眼前的敌人后,手一摸,发现满脸都是血。原来,子弹擦着头顶飞过,把一块头皮掀了起来……

“打死七八个敌人后,我逼近碉堡,用刺刀在城墙底下刨了个洞,把我带的八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码在一起,拉着了手榴弹,炸毁了碉堡……”

(六)

在张富清简陋的家中,珍藏着一个打满了补丁的搪瓷缸。

一面是熠熠生辉的天安门、展翅飞翔的和平鸽,一面写着:赠给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祖国、保卫和平。孙玉兰说,这是丈夫最心爱的物件。

从1954年起,这个搪瓷缸就是张富清生活的一部分。如今,补了又补,不能再用,张富清就把它认真保存了起来。

20世纪80年代初,张富清一家搬到现在仍居住的建行宿舍。30多年过去,楼上楼下、左邻右舍都已翻修一新,老两口的家还是老样子。

斑驳的墙壁,褪色的家具……虽然朴素,这个家整洁而充满生气。阳台上整齐地养着一排绿植,像是一队整装待发的战士。

面色红润,声音洪亮,精神矍铄——我们面前的张富清,仿佛不是一位90多岁的老人。近几年,他仍然坚持自己下楼买菜,有时还下厨给老伴炒几个菜。透过窗户,常常听到他爽朗的笑声……

1985年离休后,张富清一直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他特别爱看《半月谈》。

卧室的写字台上,一本2016年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被他翻阅得封皮泛白。

第110页的一段文字旁,做着标记——

“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这不正是共产党员张富清一生的写照吗?

(九)

3月2日,部队派人员专程到来凤,探望老战士张富清。

是夜,平素内敛沉默的儿子张健全抑制不住内心激动。眼含热泪,他写下深情的记录——

部队来人了

老兵心中掀起波澜

面对军装上的军徽

老兵用一条独腿坚强站立

缓缓举起右手

庄严地行上军礼。

……

(摘编自唐卫彬、杨依军、谭元斌

《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

材料三:

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谈到,“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八个字底蕴深厚,意涵丰厚,值得深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境界,“有我”与“无我”,可以用来品评诗词境界,也可以作为衡量做人境界的标准。

先秦儒家有关于“无我”的论述。《论语·子罕》中记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法则天地,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这是儒家修身的目的。天地最大的德行是“无私”,正如《礼记·孔子闲居》所云:“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不能只想着自己的一己私利,在修为上要“大其心”“志于道”。诗圣杜甫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就是典型的儒家“无我”思想。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大公无私、乐于奉献,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心中有民、一切为民”。中国共产党人把自己完全融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之中,把满腔激情完全投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中,“我”已化在滚滚时代大潮之中。“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既是“有我”的姿态,也是“无我”的境界。

(摘编自肖伟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共产党人最高人生境界》)

(1)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习惯性转头看阵地的细节显示了“我”长期战斗生活养成的谨慎性。 B. 材料一引用蒋介石密电从正面写出长征的艰难,突出了吴起镇战斗的重要性。 C. 材料二通过援引史料、人物口述等形式来记叙永丰战役,增强报道的真实性。 D. 材料二写张富清的搪瓷缸、住所、生活习惯,展现出其初心不改的党员本色。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材料一中使用“嗬”“谁知道”等具有口语色彩的语句,符合回忆录的语言特点,增强了文章的感情色彩。 B. 材料二写张健全记录张富清行军礼之事,表现出老战士对党和部队的忠诚,体现了人物通讯可以从侧面报道人物的特点。 C. 材料三以“有我”与“无我”可以作为衡量做人境界的标准为观点,并引经据典,兼论古今,透辟分析,体现出新闻评论的特点。 D. 材料三在传统文化的视野下阐释“无我”,论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八个字的深厚底蕴,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共产党人的涵养。
(3) 下列事例,能体现材料三画线处“无我”的一项是 ( ) A.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在弹尽粮绝的危急时刻毅然指挥自己的战舰狠狠地撞向敌舰。 B. 百团大战期间,聂荣臻元帅打破敌我界限,救助抚育日本小女孩,后转交其亲属。 C. 县委书记焦裕禄,投身兰考,心装人民,不畏困难,矢志锁住风沙,制服洪水。 D. 面对突发的疫情,无数白衣天使成为逆行者,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的健康和幸福。
(4) 请结合材料,简要阐释共产党员的“革命精神”的具体内涵。
(5) 《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优秀人物通讯一等奖,假如你是评委,会给出哪些获奖理由?请结合节选内容,简要分析。
【考点】
传记类; 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困难
课时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聂荣臻曾外孙王佳口述的《我的老爷爷——聂荣臻》,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作为开国元勋,聂荣臻的人生故事许多都早已为人熟知,但是,这本书运用的大量素材是只有当事人才了解的____,许多还是第一次见诸文字。书中特别____了聂荣臻如何支持科研工作之事。1958年冬,大雪____,加上三年困难时期已经开始,从事国防科研的技术人员有不少被冻伤,聂荣臻派人给2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挨个儿看手。此外,聂荣臻还向周恩来倡议,“向各大军区、海空军募点捐”,为一线科研人员弄到了猪肉、黄豆、海带、鱼、豆油等。当时聂荣臻还宣布,全部分配给专家和技术人员,领导、行政人员一律不分,“我们领导要是吃了一两,就开除我们的党籍”。

这是一本少儿读物,因此这本书的叙事口吻完全是一个孩子的口吻,形式也是讲故事的形式。为方便孩子们阅读和理解,(  ),让小读者在充满历史画卷的故事情景中,带着____的求知欲快乐阅读和感知。

(1)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我的老爷爷——聂荣臻”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这简直就是颠倒黑白——说得不客气一点——无耻之尤! B. “最近人人喜欢听这首歌,只有你不喜欢,——听说了吗?隔壁班的班主任下海经商去了!”陈骏小声说道。 C. 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好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 D. “营长他连中三发子弹,他牺——”小战士还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2)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 内幕 披露 沸沸扬扬 浓重 B. 内幕 揭露 纷纷扬扬 强烈 C. 细节 揭露 沸沸扬扬 浓重 D. 细节 披露 纷纷扬扬 强烈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作者精心设计的每一章节的故事,以及独具匠心设计的与之相关的“小链接” B. 作者独具匠心地在每一章节的故事中,精心设计了与之相关的“小链接” C. 作者精心设计的与之相关的“小链接”,被其独具匠心地体现于每一章节的故事中 D. 作者独具匠心地设计了“小链接”,并将其放入与之相关的每一章节的故事中
语言文字运用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