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世纪的英国,女性的阅读是少数的、私下的、被局限的,仅限于有限的宗教读物。15世纪以来英国涌现出大量的新读者群,他们是贵族和职业人士等传统读者以下的阶层,其中一部分为具备一定读写能力的女性。18世纪中期英国废除报刊许可制后,报刊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出现女性杂志,专门以女性为消费对象,吸引了大批女性读者,女性订阅杂志者的数量和比例显示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中产阶级女性开始写作,通过文字传达出自己的声音,这也吸引了更多的女性阅读相关的作品。英国的女性成为小说制造业的主要生产者和消费者,其中才华横溢的四大女性小说家简·奥斯汀、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和乔治·艾略特“谱写了英国小说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她们在作品中创造了全新的女性形象——追求独立的意识,拥有独立的人格与思想。

——摘编自李林芸、苏英杰等《英国近代女性阅读群体微观》

近代英国女性的阅读史是一部社会发展史,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考点】
启蒙运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07年,苏格兰和英格兰合并。面对英格兰地区更高层面的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在英格兰工业革命开始之后,如何融入英格兰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文明”社会,成为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们着力思考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观点。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们通过对商业社会的理论设计来为未来的社会转型和社会组织提供了解释性的理论,而这一理论构建也成为苏格兰启蒙运动对现代社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摘编自李宏图《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商业社会”理论——以亚当·斯密为中心的考察》

材料二   旧制度时代,法国的度量衡纷繁复杂。科学家和改革派官员尝试从自然中寻找一种理性的、适用于所有人的标准。以公制单位“米”的酝酿和制定为例,新长度单位的倡导者们都坚信,源自自然的理性标准可以改良社会和政治生活。虽然新体系的人在命名和十进制原则的普及过程中遇到传统习俗的抵制,但经过法国大革命后近两代人的学校教育,法国最终确立了公制度量衡,新体系也因其科学性、普遍性而走向世界。

——摘编自黄艳红《法国启蒙与革命时代的“自然理性”及其效应——以公制单位“米”的诞生为中心的考察》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和法国启蒙运动的异同,并分析两地的启蒙运动存在差异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的共同影响。
材料分析题 困难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亚平宁半岛组建大学的计划及行动

大学名称

组建时间

组建者

大学名称

组建时间

组建者

罗马大学

1303年

教廷

阿雷佐大学

1355年

城市

佩鲁贾大学

1308年

城市

锡耶纳大学

1357年

城市

特里维索大学

1318年

城市

帕维亚大学

1361年

当地诸侯

维罗那大学

1339年

城市

卢卡大学

1369年

城市

比萨大学

1343年

城市

费拉拉大学

1391年

当时诸侯

佛罗伦萨大学

1348年

城市

   

——摘编自张弢《西欧中世纪大学与城市之关系探微》

材料二  19世纪,“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除非大学及其学院能够适应工业化之后新兴的经济和政治形势,否则它们将会被边缘化”。于是,英国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大学教育改革,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学实验室积极购置仪器设备,强化硬件设施,实验室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19世纪中期以前,牛津等大学主要培养的都是政治和宗教领袖人才,且招生规模较小。19世纪中期以后,牛津等大学开始注重培养人文、自然、社会等学科方面的人才,同时大学选修自然科学等学科的学生人数也明显增长。到1900年,一般的自由职业和国内外的公共服务事业更受大学毕业生的欢迎。通过改革,英国古典大学最终完成世俗化,在近代化道路上迈出最为关键的一步。

——摘编自姜远谋《19世纪下半叶英国古典大学自由教育传统的变革》

(1) 以材料一中14世纪亚平宁半岛大学的兴起为例,说明中世纪大学得以发展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围绕“19世纪英国大学教育改革”为主题写一则历史小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多年前, 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 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 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 极为推崇。

材料二: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1) 依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多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
(2)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变化。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