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粒小麦是小麦(2n=42)与其近缘种长穗偃麦草杂交得到的。其细胞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一对4号染色体(均带有蓝色素基因E)代换了小麦的一对4号染色体。小麦5号染色体上的h基因纯合后,可诱导来自小麦的和来自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配对并发生交叉互换。某雄性不育小麦的不育基因T与等位可育基因t位于4号染色体上。为培育蓝粒和不育两性状不分离的小麦,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亲本不育小麦的基因型是,F1中可育株和不育株的比例是
(2) F2与小麦(hh)杂交的目的是
(3) F2蓝粒不育株在减数分裂时理论上能形成个正常的四分体。如果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来自小麦和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随机分配,最终能产生种配子(仅考虑T/t、E基因)。F3中基因型为hh的蓝粒不育株占比是
(4) F3蓝粒不育株体细胞中有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变异。
(5) F4蓝粒不育株和小麦(HH)杂交后单株留种形成一个株系。若株系中出现:

①蓝粒可育∶蓝粒不育∶非蓝粒可育∶非蓝粒不育=1∶1∶1∶1。说明:

②蓝粒不育∶非蓝粒可育=1∶1。说明。符合育种要求的是(填“①”或“②”)。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水稻是我国第-大粮食作物,极端高温天气可使水稻产量显著下降。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水稻的高温抗性与其基因组中的序列I相关,品系C (抗高温非洲稻)和W (农艺性状优良但不抗高温的亚洲稻)的相关序列分别记为TC和TW
(1) 为验证品系C与品系W高温抗性的差异是否与序列T的差异相关,科研人员通过图a方法选育出品系N并进行实验(结果如图b示)。选育的品系N除序列T来源于品系C(TC纯合)外,其他遗传背景要尽可能与品系W相同。

①已知A、a和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两对基因均不位于序列T所在的染色体上。若品系C的基因型为AABB,品系W的基因型为aabb,选育品系N过程中F2代a的基因频率为,F3中aabb基因型频率为。随着回交代数的增加,回交后代的遗传背景逐渐向品系W偏移。

②图a中Fn经过筛选后还需 (填“自交”、“与品系C杂交”、“与品系W杂交”),从所得的子代中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系N。

③图b中对照品系应选用品系

(2) 进一步研究发现,序列T中有两个调控高温抗性的基因TI和T2,分别表达T1蛋白和T2蛋白。为探究两种蛋白调控水稻高温抗性的机制,研究人员将T1和T2蛋白分别用红色、绿色荧光标记,观察常温和高温环境下W品系和C品系叶肉细胞中的荧光分布情况和叶绿体形态变化,结果见图。

①高温条件下品系W叶肉细胞叶绿体功能异常,据图a推测原因是在叶绿体内积累,对叶绿体造成破坏。

②由图b可知,品系C与品系W中的T1蛋白在功能上存在差异,据图推测品系C耐热性更强的分子机制是:在高温环境下,品系C叶肉细胞,从而在高温中保护了叶绿体。

(3) 选育的品系N具有品系W优良特性的同时,已具有一定的高温抗性。为进一步增强其耐热性能,请根据上述对T1、T2蛋白的研究结论,在分子水平上提出一项改进思路 。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