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

为了一江清水向北流

①初夏的一个清晨,湖北十堰郧阳区。城东的一处居民小区里,缓缓驶出一辆电动轮椅车。车上坐着一位年轻男子,青色的夹克外面套着一件红马甲。电动轮椅车穿过马路,沿着汉江边往前驶去。三年来,在这段江边,几乎每天都能准时看到他的身影。

②那天是周末,沙滩上早早热闹了起来。年轻男子看到沙滩上有一个空饮料瓶,便从轮椅背兜里拿出一根长夹子和一个黑色垃圾袋,他吃力地用夹子把瓶子夹起来,放进垃圾袋里,再把袋子挂在轮椅的扶手上。正要继续往前,忽然,他看到旁边一个男子抽完烟后把烟头随意地丢在沙滩上,踩了一脚就准备离开。“这位大哥,这里不能扔烟头!请您把烟头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他快速上前,把轮椅挡在那个男子的面前。那男子转过身来,捡起烟头,嘴里嘟囔着:“这么大的江滩,扔个烟头坏啥事嘛!”轮椅上的年轻男子笑了:“可别小看这烟头,被冲到江水里后,产生的有害物质对水质影响很大。我们是南水北调水源地,如果大家你扔一个,他扔一个,还能保证‘一江清水向北流’?”扔烟头的男子听了,(   )讪地说:“以后不扔了。”说完,逃也似的走开了。他叫杨进举,是郧阳小草义工协会的志愿者,是咱们汉江的“民间河长”。

③郧阳城东大桥十字路口,一辆摩托车正在等待红绿灯。骑车的男子四十多岁模样,身穿一件红色马甲。后座上,坐着一个十四五岁模样的小姑娘,蓝白相间的校服外面,穿着一件黄色的马甲。

④“凌老师,我今年夏天就初中毕业了,是不是可以穿大人们的红色志愿者衣服了?这最大号的‘公益小天使’马甲,我穿上都小啦!”小姑娘对骑车的男子说。

⑤小姑娘口中的“凌老师”,是郧阳区城关一中的老师凌祖宏。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郧阳小草义工协会的负责人。

⑥凌祖宏笑着大声说:“好呀,艺菲是长大啦!”刚加入“公益小天使”队伍时,艺菲才上三年级。

⑦“凌老师,我前些天经过郧阳南高速路口,看到咱们在那里种的小树苗长得可好啦。绿油油的,看着心里就欢喜得很!”

⑧凌祖宏骑着车,听艺菲兴奋地说着,不时点头应一声。一片绿色的波浪在他的脑海起伏,他能想象出他们亲手描画出的那片江岸绿廊。小草义工协会用了好几个春天在汉江沿岸种下三万多棵树。每个春天,除了小草义工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市民自发报名来参加植树活动。在汉江岸边的山上,两三百人排着长长的队伍,沿着山脊,迎着春风,向着春天进发。他们种下的不仅是树苗,还种下了“洁家园、护水源、修生态”的理念。

汉江边夏草青青,如绿毯绵延。江滩上大大小小的志愿者,像朵朵盛开的花儿

⑩“妈妈,那些哥哥姐姐们在干吗?”

⑪“他们是小草义工的志愿者,在捡垃圾,保护汉江。”

⑫“妈妈,我也要去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当志愿者!”

⑬江滩上,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扯着妈妈的手往这边的队伍里跑。

⑭小男孩的妈妈有几分(   )忑地走上前,对凌祖宏说:“老师您好,我想带孩子一起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以吗?”

⑮“可以啊,欢迎!”凌祖宏热情地回答。

⑯很快,小男孩也穿上了一件黄色小马甲,学着哥哥姐姐们的样子去找垃圾。

⑰又是一个好天气。这天,暂居北京的我,要去颐和园团城湖看看家乡的“南水”。它从家乡郧阳一路北上,bá(   )涉千里,到北京后,经房山拒马河,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路向北,最后至海淀团城湖。

⑱团城湖已然一片初夏的葳蕤景象。八百多米的南水北调明渠旁,柳树婀娜。这些年,团城湖畔十几个公园陆续建成,三十多公里的绿道连接着每个园子。近千亩京西稻田,因“南水”的到来而恢复。到了夏天,常常一片云就会带来一场雨,让这里有了江南的气候和景致。

⑲我沿着团城湖“虎皮墙”外的金河岸边走着。经过一片茂密青翠的树林,林子中间的道路两边是缤纷的花海,个子高挑的锦带花、山梅花、蔷薇花,pú(   )匐在地上的夏至草花、玻璃草花,把团城湖装点得分外艳丽。

⑳沿着林中小径一直向前,就到了高高的观景台。我遇到一位常来这里的观鸟人。他说,这几年这里的鸟儿越来越多了,经常可以见到红腹山雀、灰椋鸟、白头鹎、乌鸫、杂色山雀、银喉长尾山雀、燕雀、红嘴蓝鹊等。这天还发现了两只漂亮的金翅雀,刚刚它们还飞落在那棵百年老榆树上……

㉑我不禁拿出手机,将刚刚拍下的团城湖美景发给凌祖宏,并写道:凌老师,谢谢你们!向咱们所有的志愿者、“民间河长”致敬!向所有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守井人”致敬……

(《人民日报》2022年5月,有删改)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     )讪         (     )忑     bá(     )涉     pú(     )匐

(2) 下面是文章的层次结构图,你觉得哪个更恰当,请简述理由。

A B

(3) 赏析句子。

①汉江边夏草青青,如绿毯绵延。江滩上大大小小的志愿者,像朵朵盛开的花儿。

②将“经常可以见到红腹山雀……刚刚它们还飞落在那棵百年老榆树上……”改为“经常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鸟”好不好?为什么?

(4) 本文标题很有特色,请简析。
(5) 有读者感觉结尾画线处内容有不妥之处,并改为:“凌老师,谢谢你们!向所有参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者致敬!也向你们这些默默无闻的‘守井人’致敬!……”。你是否赞同?简述你的理由。
【考点】
常用易错字字音; 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文章标题及其作用; 文章段落及层次;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信

                                                                                    胡耕

      ①人言即信.

      ②从字的结构可见,仓颉老祖用意深远.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中,有五个非常重要的字﹣﹣“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这五个字涵盖了中国人理想的人 格精神.其中“信”字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它四个字的基础.“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很难想象一个不诚实的人能够有仁爱之心,做一起之举,讲礼貌之言.因 此可以说,“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人格标准.

      ③中国历史上就不乏“信”的经典,孔子的学生曾子,因为妻子随口答应要杀猪给孩子吃,他不愿言而无信,也不管乡亲笑他迂腐,说服妻子,并一起杀猪,煮了肉 分给孩子和乡邻们吃;《喻世明言》中的汉朝书生范式与张勋约定两年后在他家见面,范式游魂千里迢迢赶来赴约;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宣布谁能搬动立在门口的木 头就有赏金,后来他果然给搬动木头的人以重赏…

      ④言而有信,性而有果.信,必然使人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⑤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比衰,当今社会,“信”尤显重要.一个人要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说了就要做,做不到就不要说,“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一言百系”就须“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可以说,在人际交往中,“君无戏言”,更不可信口开河,信口雌黄,失信必寡,寸步难行.时下,流行信 用卡,有人说,它是一种时尚潮流、个人身份的象征,有人却戏谑:有信不用卡,无信才用卡.信用被卡住了,就需要这张卡片当通行证.

      ⑥“信”的丧失,常常让人言中的陷阱机关显得太多,现如今,很多时候人言不仅不可信,而且是“人言可畏”,怎样让人言不仅不可畏而且可信呢?前日,与一位 诗友谈论信息,他高深莫测地进行了一番剖析,让人醍醐灌顶:“人言”为信,“自心”为息,对信息发布者来讲,若想确保自己的信息算得上可信的“人言”,就 要进行一番“自心”的检点,对信息的接受者来说,若想确保自己的信息算得上可信的“人言”,就要进行一番“自心”的检点,对信息的接受者来说,“人言”是 否有诈,是否可信,尚需用“自心”做出冷静清醒的判断.信息能让你发达,也能让你败家破产、身陷囹圄.人言固然不少,鬼言也很多,否则怎么会有“信息垃 圾”和“信息战”之说呢?

      ⑦人言若非信,自心当忏悔.如今懂得“信”的人太少了,许许多多的人一方面在谴责社会种种恶劣行为的同时,自己却偏偏忘了“信”的根本,心外求心,误入歧途.

      ⑧信,就是一面亮澄澄的镜子,每个人对着照一照,其又早已说得清清楚楚,只是人们在一旁谁也不愿意去揭穿而已.

      ⑨子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们在召唤“信”的回归时,切莫忘了自己.

                                                                                                                               (选自《汉字悟语》,略有删改)

【链接材料】

      ①近日,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但司机一直未收到36元车费.司机找到该白领所在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36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

                                                                                                                              (摘自《中国剪报》2016年第55期)

      ②成都一家卤味店采用自助售卖形式,购买者自行选购,自觉付费,营业两天,顾客的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总价值的百分之三十.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的重要性,而把占便宜当成了自然的事.

                                                                                                                               (摘自《作文素材》2016年第1期)

(1) 下列选项中的“信”,与文章标题“信”的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信口开河 B. 愿陛下亲之信之 C. 通风报信  D.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 第③段列举中国历史上“信”的经典事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 文章通篇围绕“信”展开论述,其中第⑤、⑥段的顺序能否调换?并说明理由.

(4) 当前形势下如何营造“信”的社会风气?细读文本并结合“链接材料”,阐述你的观点.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