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发展路径,关系着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材料一:2010年至2020年间,我国城镇化的主要方向是“大城市化”,共撤销149个县。这一城镇化路径在导致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与中小城镇之间差异扩大的同时,县域之间的社会发展不平衡也逐渐扩大,而新冠疫情的出现则暴露出超大城市抗风险能力不足。

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控撤县建市设区”。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进行城镇化建设,提升县城发展质量。

材料二: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忽视省际毗邻县城的发展。未来可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经验,在省际毗邻区域特别是东部、中部、西部两两交界和南方、北方相连的区域,选择一批具有良好区位和产业优势的县城,布局一批示范区、试验区、先行区,开展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验,在行政边界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经济边界合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推动跨省域一体化发展探索新路径。

(1) 结合材料一和认识论知识,说明我国关于城镇化的认识为什么发生变化。
(2) 我国通过试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结合材料二对此加以分析。
【考点】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无限性; 认识的反复性;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