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

材料一:《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四个历史时期进行了总结,每个时期的奋斗都有标志性的特点。

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时代

特点

浴血奋战

百折不挠

自力更生

发愤图强

解放思想

锐意进取

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史实

A

B

C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决议》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之一是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样为世界和平稳定作出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摆脱了西方那种靠殖民掠夺的模式,为人类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摘编自陈伟等《党的百年奋斗深削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材料三:《决议》总结提炼了百年党史积累的宝贵经脸,即“十个坚持”。“十个坚持”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其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百年奋斗的胜利之本和根本价值追求。

——摘编自王毅《“十个坚持”的逻辑体系与深刻内涵》

(1) 根据材料一,将下列史实填入相应位置。从以上四个史实中任选一个,说明它是如何反映该时期奋斗特点的。①大庆油田建成  ②深圳经济特区设立  ③红军长征
(2) 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战争胜利所作的贡献。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3) 结合历史或现实,参照示例,谈谈对“坚持人民至上”这一历史经验的认识。

示例:“坚持党的领导”:向井冈山进军途中,毛泽东在三湾对部队进行改编,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考点】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抗日战争的胜利; 百团大战;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材料一 从 1953 年起,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采取了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的方式。……1953—1957 年工业生产平均 每年的增长速度,我国是 18%(英国是 4.1%,美国是 2.8%)。中国用 5 年实现钢产量增长 400 万吨左右(英国用了 24 年,美国用了 15 年)。1957 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 1952年增 长 42.8%;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比 1952 年增加近 30%。

材料二  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 “一天等于 20 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 7 年赶上英国,再加 8 年 或者 10 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原来的农业合作社只有数十户,最多一二百户,而人民公社则一般都在 4000 户以上,还有 1 万户的。在人民公社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废除一切私有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带来严重后果。

——以上材料均引自孙健《中华人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济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 1978 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 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和对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2) 据材料二,指出“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和中心。并指出人民公社的特点。

(3) 材料三中的“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所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4) 据上述材料,归纳 1953—1978 年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线索。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