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一文,回答问题。

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①不久前,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并发出号召:“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乐趣、一种人生追求,热爱学习渐成风尚。我们需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②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青少年读书学习,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强调“求真学问,练真本领”。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当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③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好学才能上进,学好才有本领。当今世界,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在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人生中有所作为,就要孜孜不倦地学习。这是青年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也是担当时代使命的要求。

④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猎奇、快餐化的浏览。习近平总书记曾和青年学生交流读书心得:“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人文素养,有助于增长见识,丰富学识。青年一代要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道德品质、掌握真才实学。

⑤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练兵场。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只有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在实践中锤炼真本领,才能更好认识国情。对于新时代青年来说,必须坚持学以致用,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⑤有人说,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广大青年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努力担负起时代使命,党和人民事业必将迎来新的更大辉煌。

(作者:尹双红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文章第④段和第⑤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4) 请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如何做?
【考点】
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 针对文中观点谈看法; 论证过程; 中心论点;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拿什么抵御“伪阅读”

吴  晞

    ①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觉得对于我们今天的阅读来说也是这样,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②好时代体现在大家都意识到文化和书籍的重要性,全国上上下下都在倡导全民阅读,读书风气初步养成。

    ③坏时代表现在由于数字阅读的冲击,相当数量的人不读书或者极少读书,只在电子终端进行碎片化阅读。而很多以读书治学为主的知识分子,本来应该是真真正正的读书人,是读书的主体,但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急功近利、浅尝辄止,热衷于制造没有学术价值的垃圾,所以有专家提出了“伪阅读”概念。

    ④什么是伪阅读?现在很多人不是在真正读书,而是在假读书,读假书。尤其对大部头的书、古文书、外文书不愿意下工夫,只想走捷径,浅尝辄止,或者只看零星的二手资料。比如属于明朝《三十六计》的“走为上”,却常常被认为是《孙子兵法》中的。貌似知道、貌似读过,实际上没有读过,就是我们所说的伪阅读的概念。

    ⑤更深刻的危机还来自各种新技术的涌现及其在阅读领域的应用,读者阅读习惯在改变,社会信息渠道多样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惑,这也是我们面临的共同问题。

    ⑥如何面对阅读最好的时代和最坏的时代呢?用什么来抗衡伪阅读呢?

    ⑦首先,要大力提倡读原典、读原著,要读经典名作,这是我们阅读要遵循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读书一定要读原著,要了解佛教就要读几本佛经,要了解基督教就要读《圣经》,要想知道共产主义是怎么回事就要读《共产党宣言》。这些道理多数人明白,但是肯下工夫做的很少。很多年轻人以为看看电影《大话西游》就知道《西游记》了,提起鲁迅都能说两句,但是认真读过鲁迅原著的实际很少。我总说读原著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事情,鲁迅的小说不过就3本—《呐喊》《彷径》《故事新编》,杂文16本,你把它都读完了能花多长时间?可研究鲁迅的著作能放半个书房,你读一辈子都读不完,其实里面大多数读了收益很少。

    ⑧其次,要把各学科的精华变为广大读者可以接受的知识,做好学术的普及工作。比如我所学的图书馆学,本来是为了给读书人带来利益,可是它的专业性让行外的人很难理解,何况有的著作还故作高深和深奥,把本来明白的话说糊涂了。

    ⑨我翻译过一本西方图书馆史,似乎评价不错。这几年我又写了3本书,希望用最通俗易懂、活泼生动的方式,让普通大众了解图书馆,乐于、善于利用图书馆。很多学科都有类似的情况,需要

    高手桶破这层窗户纸,让普通大众能够了解学术的内容,从中得到好处。

    ⑩最后,要编制一流书目。中国目录学有很深的传统,有深厚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涵,利用书目给阅读提供指导也是传统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人讲,目录之学读书文化之学也。

    ⑪目录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展现全部文献的目录,像国家书目、年度书目、图书馆基藏目录。这种目录以全为特征,展示我们全部文献的面貌。可现在几乎没有一部完整地反映国家出版物的书。

    ⑫根据2014年《中国出版年鉴》我们国家的出版物一年有44万种——反映的是2013年的数字。这44万种都是什么?它具体的数目都有哪些?或者再缩小一点,比如文学,我们出版了哪些书?作者是谁?我没有找到具体的书单信息。

    ⑬但是综合性的、全面的推荐书目好的极少。所以我呼吁图书馆界和出版界,应该下大力量,编出一本经得起历史考验,能够为民众所接受的,并且能体现我们整个学术水平、我们出版界水平以及我们图书馆界推荐阅读水平的书目。

(1) 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2)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抗衡“伪阅读”?
(3) 第⑦段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生活在倡导全民阅读、读书风气初步养成的好时代,但也是所有人不读书或者极少读书,只在电子终端进行碎片化阅读的坏时代。 B. 作者告诉我们要真读书,不要浅尝辄止、走捷径,要多看名著,不看零星的二手材料。 C. 第⑨段中的“窗户纸”就是指书籍的专业性强让行外的人很难理解,而“捅破这层窗户纸”就是指要做好学术的普及工作,让大众易于接受。 D. 第⑫段的事实论据就是为了说明编制书目的重要性,而且表明我国没有一部完整地反映国家出版物的书。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交友之道

周国平

    ①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性情的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亲疏随缘,诚信对待。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还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②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③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尊重。

    ④你的朋友向你吐露了隐衷,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向人传说。也许你的朋友还向别人吐露了这隐衷,你仍要当作只有你一人知道一样,不可让秘密由你传播出去。

    ⑤你的朋友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一定要出现。但是,这不能成为理由,认为你因此就有了随时在他面前出现的权利。即使对你最好的朋友,你也没有这个权利。

    ⑥当你的朋友处在大幸福或大悲痛之中时,你要懂得静默,不去打扰他,这也是一种尊重和教养。

    ⑦某哲人说:朋友如同衣服,会穿旧的,需要时时更新。我的看法正相反:朋友恰好是那少数几件舍不得换掉的旧衣服。新衣服当然不妨穿一穿,但是,能不能成为朋友,不到穿旧之时是不知道的。总在频繁更换朋友的人,其实没有真朋友。

    ⑧凡是顶着友谊名义的利益之交,最后没有不破裂的,到头来还互相指责对方不够朋友,为友谊的脆弱大表义愤。其实,关友谊什么事呢,所谓友谊一开始就是利益的面具和工具罢了。今天的人们给了它一个恰当的名称,叫感情投资,这就比较诚实了,我希望人们更诚实一点,在投资时把自己的利润指标也通知被投资方。

    ⑨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背信弃义的行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⑩这是一个孤独的人。有一天,世上许多孤独的人发现了他的孤独,于是争着要同他交朋友。他困惑了:他们因为我的孤独而深信我是他们的朋友,我有了这么多朋友,就不再孤独,如何还有资格做他们的朋友呢?

(1) 作者提到“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尊重”,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怎样的做法能体现对朋友的尊重。
(2) 本文第⑩段可以删掉吗?请你说说理由。
(3) 读了这篇文章,请你联系自己的成长生活,谈谈你对交友之道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 困难
3. 阅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完成下列各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遵循的处世之道。其实质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②就日常生活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我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推及他人,从而理解他人的所欲所想,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你不愿被人嘲笑,那你就不要嘲笑他人;你不愿被人非议,那你就不要非议他人;你不愿被人欺骗,那你就不要欺骗他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只想“我高兴就好”“我便利就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人与人之间就必然失去友善,社会也难以和谐。人们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在早晚高峰堵车时,总有这样的司机,只图自己的一时便利而不顾他人,左穿右插,随意变线加塞儿。这种做法,轻则会惊吓对方,进而引发纠纷,重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甚至危及生命。不论出现哪种结果,都是损人不利己。可见,只有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准则,人们才会相互理解、减少矛盾,社会才能和谐。

    ③同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习近平主席在阐述我国和平外交政策时,一再重申,在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秉承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中国人民近代以后经历了一百多年战乱频发的惨痛历史,最懂得和平的宝贵,最懂得发展的重要,绝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在任何地方重演,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由此可见,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彰显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当代价值。

    ④总之,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既是                         ,同时也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需要。

(1) 根据文意,将文章第④段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限18个字以内)

(2) 阅读第②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展开论证的。

(3) 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现实生活作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