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综合性学习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学校将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悟自强内涵]中国古代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请选择其中一项,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的理解。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②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我选择(填序号)。理解:

(2) [知自强故事]

活动中某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自强不息的故事,你认为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闻鸡起舞 B. 高山流水 C. 悬梁刺股 D. 断齑画粥
(3) [访自强人物]

今年3月6日,来自邵阳洞口县的18岁小将张义琦出征北京冬残奥会,实现了湖南省与冬残奥赛事首次“结缘”。你将以校报记者的身份去采访这个身残志坚的家乡人,请拟写出采访时要提出的两个问题。

【考点】
活动设计; 材料探究; 主题活动; 语言得体; 语言简明;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性学习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学校开展学习“先锋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

①郭亮(1901-1928),长沙市望城人。1922年他组织和领导的粤汉铁路三千工人大罢工震撼全国,揭开了湘区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的序幕。毛泽东赞扬他是“有名的工人运动的组织者”。1927年“马日事变”后,他与柳直荀发动10万农军围攻长沙,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3月27日,由于叛徒告密,郭亮被捕,29日被秘密杀害于长沙司门口前坪,年仅27岁。郭亮被害前怀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心,他在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望善抚吾儿,以继吾志!”

②“湘江荡荡不尽流,多少血泪多少愁!雪耻需倾洞庭水,爱国岂能怕挂头!”1916年,年仅15岁的郭亮在长沙街头看见被杀害的革命党人的头颅,义愤填膺,咏作此诗。12年后,他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传遍中华大地,一代代望城人更是在郭亮精神的感召下成长奋斗!烈士幼年读书的东山寺小学更名为“郭亮小学”,他经常发表演讲的东山寺戏台改建为“郭亮亭”,还有郭亮村、郭亮路……在这片土地上,凝聚着人们对烈士的无限崇敬。

(1) 学校微信公众号设立了“先锋人物”专栏,准备发布一张推介郭亮的电子宣传海报,请你结合上面的材料,为海报的设计提供创意(至少两个角度)并阐释设计意图。

【温馨提示】设计角度:色彩、插图、字体、题词……

(2) 班级围绕“如何纪念先锋人物并传承他们的精神”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请你综合思考,参与讨论,就这一话题发表看法。
综合性学习 普通
3. 学习活动二:探究筷子的起源及用法,完成问题

【筷子的由来】

高邮龙虬庄发现了有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筷子原型,此后更多的考古发现表明筷子在古代首先是一种烹饪工具,且用途甚广。在战国晚期,筷子完成了从烹饪工具到进食工具的转换。

从汉代到唐代,勺子虽然仍然作为主要的餐具,但由于小麦由粒食改为粉食,筷子便成为食用面条、饺子等尤其是饭菜一体的面食的首选工具。隋唐时期由波斯传入的先进冶炼技术,使得很多金、银、铜等金属筷子被制作出来。炒这种烹饪方式的发明,更加拓宽了筷子的适用范围。由于唐代文化在亚洲地区的广泛扩张,筷子影响到蒙古高原、朝鲜半岛和日本、东南亚地区,“筷子文化圈”已经初具规模。

【用筷的方法】

第一步:将一根筷子,置于你的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延伸过虎口。

第二步:将一根筷子放置于你的食指与中指之间,拇指压紧。

第三步:以拇指为支点,中指与食指灵活运动来控制第二根筷子夹取食物。

(1) 下列关于筷子由来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最早的筷子原型发现于高邮龙虬庄。 B. 在战国的晚期,筷子只是一种烹饪工具。 C. 从汉代到唐代,筷子成为了主要餐具。 D. “筷子文化圈”在唐代已经初具规模。
(2) 下面是筷子用法的四幅插图,哪一幅可作为第三步的插图?( ) A. B. C. D.
综合性学习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