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对外交流史在中国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统治者都把市舶贸易作为增加国家收入的重大问题,而采用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甚至派官员直接去海外招商。……作为中国传统外销商品的丝绸,其生产重心在唐代中后期已转移至南方江浙一带,唐末以后发展为新兴外销商品的陶瓷,其主要生产也特别集中在东南地区。……南宋《梦粱录》载:“自入海门,便是海,芒洋无畔……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 ……代中国的瓷器生产达到鼎盛阶段,并且大量外销,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都曾发现大量的宋代瓷器。
——摘编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史》
材料二:
摘记一:1759年底清廷制定的《防范外夷规条》,形成一整套保守的外贸管理体制。《规条》包括:永行禁止夷商住广东省越冬,夷人到粵需居行商对其管束稽查,查禁借领外夷资本及雇请汉人役使,禁止外夷雇人传递信息,派营员对夷船进泊处进行弹压稽查。
——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史》
摘记二:中国上等人之受有教育者若任其居住本国,不与外界接触,其开化之程度已足称完备;若令其与世界民族相见则知识殊形缺乏。
——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
摘记三:英国使团中的孩童对中国人用手工而不用机器采煤感到惊讶。英国人为他们的轨道和铁皮运煤小车而自豪。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