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直接氯化:
(ⅱ)碳氯化:①反应的为 , 。
②碳氯化的反应趋势远大于直接氯化,其原因是。
③对于碳氯化反应:增大压强,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①反应的平衡常数。
②图中显示,在平衡时几乎完全转化为 , 但实际生产中反应温度却远高于此温度,其原因是。
反应I:
反应Ⅱ:
请回答:
总压/
起始/
1.0
3.0
0
平衡/
p
若反应均达平衡时, , 则表中;若此时 , 则反应I的平衡常数(无需带单位,用含总压p的式子表示)。
①当温度高于后,甲醇产率减小的原因可能是。
②请在图中画出甲醇平衡产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Ⅰ. kJ/mol
Ⅱ. kJ/mol
Ⅲ.
某课题小组经计算得到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对数值与温度的关系图如下: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图1,重整制氢的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450K~600K之间,可能是要保证甲醇的转化率并控制有适量的CO的含量,有利于维持合适的温度。
B.根据图2,反应过程中,水醇比增加可能会消耗更多的能量。
C.反应不能由体系密度不变来判定达到平衡。
D.催化剂只会对某一个反应有催化作用,所以对某种产物具有选择性。
②根据图3,当温度大于220℃时,选择性下降而CO的含量上升可能的原因是:。
①请画出压强p2下,P2<P1 , 相同时间,甲醇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图。
②260℃时,P1压强下,充入等物质的量的甲醇和水,保持压强不变体系达平衡时, , 反应Ⅲ的。
已知:标准摩尔生成焓指标准状态下由最稳定的单质合成1 mol该物质的焓变。一些物质的燃烧热或标准摩尔生成焓如下表所示。
物质
C(s)
CO(g)
NO(g)
燃烧热(kJ/mol)
-393.5
标准摩尔生成焓(kJ/mol)
-110.5
+90.5
① 。
②下列措施能够同时提高上述反应的速率和NO平衡转化率的是(填标号)。
A.使用催化剂 B.及时分离生成的 C.升高温度 D.提高CO的浓度
③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与NO各2 mol,初始压强为20 kPa.仅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 , 则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再向容器中通入2 mol 和1 mol , 达到新的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分数相比原平衡(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研究发现,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慢反应)
第二步:(快反应)
已知: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测定开始前,电解质溶液中。测定时,将含的烟气中通入电解质溶液中使与反应被还原为NO,烟气中其他成分均不参与反应)。此时电解池自动开始工作,直到重新变为n,电解自动结束。
①装置工作时,阴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被还原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将某工业烟气分为等体积的两份,其中一份直接通入该装置,另一份脱除部分后再通入该装置,两次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量分别为a mol、b mol,则本次脱除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