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重商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于封建制度瓦解和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理论考察。16世纪,随着王权的扩张,封建国家开支增加,商业资产阶级希望国家对工商业活动和商业资本给予支持和保护,早期重商主义思想在西欧得到发展,早期重商主义强调民族国家利益至上,增强国家陆海军武装力量,以武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开道。在经济政策上主张实行国家主导的间接宏观调控的政策,以财政主导为中心,利用关税、汇率和行政管理手段等力量保护发展本国制造业,主张鼓励本国产品出口,缩减外国货物进口,防止外来产品竞争,出口商品要用本国船只运输,以减少支出和增加收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商品价格以保证金银货币流入本国。主张国家垄断对外贸易,保证外贸通畅,发展航运业。这一时期的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作为新兴阶级代言人的重商主义者政治上主张支持王权,实行君主专制。重商主义学说开始是作为“国家政策”形成的,而后才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从而形成了重商主义理论体系。

——摘编自黄光耀《论17世纪英国重商主义殖民思想的发展》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商品入关,中国重商主义思想兴起。郑观应主张摒弃“崇本抑末之旧说”,“大力振兴商务”,康有为指出以商立国是救亡图存的良策,提出一系列新措施。甲午状元张謇从官场跳出,把全部精力用在经商事业上。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支持实业的发展。但是自汉而始,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社会形成了“贵义贱利”的价值观念,社会结构中形成了士农工商为基础的有序结构模式,限制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民族工商业发展缓慢。长期的封闭锁国使中国对外了解有限,固守封建观念的体制官僚排斥任何新的信息。中国是帝国主义货币积累链上的一环,不平等条约导致外贸入超和白银外流,外商还恶意倾轧中国企业。1874年轮船招商局的船只由初创时期的12艘增至30余艘,外国轮船公司以消减运价挤压,致使轮船招商局债台高筑。重商思潮呼声微弱,自身观点分散,不成体系,始终无法成长为社会思潮的主流。中国重商主义在遭到强大的阻隔力量以后没有成为解决中国社会形态的强有力武器,资产阶级最终也没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摘编自粱莹《试论中国近代商业思想的演进》

(1) 依据材料一归纳西欧早期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
(2)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早期重商主义形成的背景。
(3)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结合近代中国重商主义的主要实践,从中国的社会环境和中国重商主义思想本身的缺陷指出其为什么没有成为解决中国社会形态的有力武器。
【考点】
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及其影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葡萄牙王室用权力垄断贸易,胡椒出库价格翻一倍,流入主室的金库。丰厚的利润激发了其他国家探险发财的欲望。1577年至1580年,英国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率领船队横渡印度洋、太平洋。1602年3月,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荷兰人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英国商人。1600年12月31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批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法人地位,正式授予其皇家特许状。随着殖民扩张加大,新兴责族为了获得更大财富,东印度公司权力逐步加强。东印度公司在其前阶段缔造商业辉煌过程中,为股东和国家创造了巨额财富,促进东西方交流,为大英帝国全球崛起冲锋陷阵。

——摘编自吴敏文《鸦片战争背后的东印度公司》

材料二:在1595年至1602年的短短几年里,荷兰在遥远的亚洲国家陆续设立了十四家贸易公司。然而,这些公司的恶性竞争,导致货物的收购价不断抬高,而在销售国的价格反而下降。这种情况的持续,将导致这些公司全面倒闭。对荷兰东印度公司形成强有力挑战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十七世纪中叶到下半期,英国与荷兰之间一共爆发了三次以争夺海外殖民地为目的的战争。随着海外贸易商品种类的多样化,纺织品贸易逐渐成为新的贸易重点,胡椒、香料在贸易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荷兰的海外贸易落于下风。

——摘编自王勇华《政商之殇:东印度公司兴衰启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的背景并说明其贸易活动对大英帝国全球崛起的作用。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荷兰东印度公司衰亡的主要原因。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反思资本主义扩张史,侵略与经营有如两翼,如影随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场统一的运动……是西欧封建社会内部某种扩张性体制形成的产物。

作为整体的西欧是如何通过向世界扩张获取利益的呢?……(一方面)是殖民主义者对非西方国家和地区的抢劫、掠夺、奴役、剥削;(一方面)区别于古代殖民行动……把自己(西欧)转变成工业(手工业)生产中心……在不平等的关系上把西欧与世界各地结合起来,从而把世界各地的产品转化为自己的物质财富。……16世纪和17世纪初是西欧国家通过殖民征服和海外贸易,使自己向世界生产中心转化的过程。

——摘自王加丰《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

材料二

“印度失掉了他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这是马克思在1853年以印度为例,对殖民地历史命运所作的精辟分析。

从19世纪中叶起,资本主义在全球进一步展开了扩张活动,世界文学领域出现了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主的文学作品。英国作家狄更斯对这一时代有经典的描述:“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必修三等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路扩张的资本主义基本完成了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实现了人类历史空前未有的纵向和横向发展,不论是发展速度或规模。但在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同时,它面临着难以解救的矛盾。

世界之形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它的真实内容是什么呢?它的真实内容便是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其余地区、国家的统治。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不外是西方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控制。资本主义势力伸向全世界,可以说是“无远弗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资本主义贪婪性的表现。在资本主义的扩张中,曾经“良好的锚地”戈雷岛却成了扩张者的跳板,并在历史岁月中见证了扩张者的诸般恶行,请结合所学予以概述。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析19世纪中叶,包括印度在内的殖民地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的境遇。综合说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是如何以笔为刃直面“最坏的时代”?
(3)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实现其“无远弗届”的手段及其所造成的结果。分析一路扩张的资本主义“横向发展”过程中“难以解救的矛盾”。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