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着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鼠、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1) 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
(2) 消灭某种虫害时,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结果直接影响害虫的,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
(3) 研究小组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内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 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者通常采用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 偏小)。
(4) 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 , 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数量变化属于型增长。田鼠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控制田鼠种群数量的根本措施是
(5) 如图1表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据图回答问题:

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填“增大”“不变”或“减少”)。图2内a-e五个点中,a点的种群年龄结构是型;前8年种群数量最大的是点,种群数量最小的是点。

【考点】
种群的特征; 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藏羚羊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雄性有角,雌性无角。回答下列问题:
(1) 科研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大(5-8龄)、中(3-5龄)、小(1-3龄)、幼(0-1龄)四个年龄等级(藏羚羊最长寿命8年左右)。则图1中甲地区藏羚羊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预测此后一段时间,地区藏羚羊种群数目将增加。

(2) 图2表示某地区藏羚羊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变化(R=出生率/死亡率),a-b段时间该地区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是。b-c段时间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是。如果在d时间,少量藏羚羊从其它地区迁入该地区,则该地区藏羚羊的K值,原因是
(3) 成年藏羚羊一年中除繁殖季节,绝大部分时间是雌雄分群。生态学家为解释此现象,提出如下假说:形态相同的个体集中在一起,能有效迷惑天敌,使其难以果断选择捕食对象,减少了被捕食的机会。为检验该假说的正确性,研究小组用狗(能将抛到草坪上的物体叼回来),质量和大小等相同且适宜的橡胶圈和橡胶棒做了如表的模拟实验:

组别

实验处理

统计并记录

实验组

1

同时向草坪中抛出两个相同橡胶圈

分别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物体所用的时间

2

同时向草坪中抛出两个相同橡胶棒

对照组

实验中橡胶圈或橡胶棒模拟的对象是。对照组应进行的实验处理是,若,则假说成立。

实验探究题 普通
3. 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着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鼠、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1) 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
(2) 消灭某种虫害时,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结果直接影响害虫的,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
(3) 研究小组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内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者通常采用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偏小)。
(4) 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 , 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数量变化属于型增长。田鼠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控制田鼠种群数量的根本措施是
(5) 如图1时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据图回答问题:

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填“增大”“不变”或“减少”)。图2中,当R值为b点对应的数值时,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