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面是鲁迅的好友孙伏园为鲁迅撰写的一副挽联,请根据句意间的逻辑关系排定恰当的语序。(只填序号)

①痛毁灭 ②一生呐喊 ③十月噩耗 ④叹而已 ⑤热风奔流 ⑥刈野草 ⑦万众彷徨 ⑧踏莽原

上联: 下联:

【考点】
语句连贯;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填空题 普通
课时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文段一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节选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文段二

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面色像死人一样地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譬如讲芦柴棒吧,她的身体实在瘦得太可怕了,放工的时候,厂门口的“抄身婆”(检查女工身体的女人)也不愿意去接触她的身体……

但是带工老板是不怕做噩梦的!

……

“放她?行!还我二十块钱,两年间的伙食、房钱。”他随便地说,回转头来对她一瞪:

“不还钱,可别做梦!宁愿赔棺材,要她做到死!”

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做平均,两年来在她身上已经收入了二百三十块了!

(节选自夏衍《包身工》)

(1) 依据文段一,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郑重介绍学生刘和珍时忽然“觉得有些踌躇了”,因为刘和珍是令作者肃然起敬的“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作者既为之骄傲又颇有些惭愧。 B. 作者亲眼目睹了刘和珍与同伴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英勇行为,被她们的勇毅深深折服,屡次感叹这几位女子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 C. 作者认为刘和珍等四十多位青年英勇牺牲,不仅让“苟活者”对未来产生了一丝希望,而且能够激励“真的猛士”更加坚定地去为国家争取光明的未来。 D. 结尾“呜呼,我说不出话”包含着作者太多无法全部用文字表达的情感和思绪,其中既含有对刘和珍之死的深深哀痛,也包含着惋惜、愤怒等多种感情。
(2) 依据文段二,下列对文中数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福临路的东洋厂从一家纱厂发展为六个纱厂、五个布厂,说明中国纺织业很发达。 B. “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体现了包身工恶劣的生活条件和超负荷的工作强度。 C. 芦柴棒干满三年仅得二十元,而她两年来二百三十元的工钱全被带工老板剥削了。 D. 数字彰显了资本疯狂的扩张,带工老板残酷的压榨,数字里浸透了包身工的血泪。
(3) 文段二体现了报告文学的哪些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说明。
文学类文本阅读 困难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文学当作一种艺术看,也是如此。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不过这种界线也很不容易划清,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而情感是容易为理、事、物所触动的。许多哲学的、史学的甚至于科学的著作都带有几分文学性,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我们不运用言辞则已,一运用言辞,就难免要表现几分主观的心理倾向,至少也要有一种“理智的信念”,这仍是一种心情。

情感和思想通常被人认为是对立的两种心理活动。文字所表现的不是思想,就是情感。其实情感和思想常互相影响,互相融会。除掉惊叹语和谐声语之外,情感无法直接表现于文字,都必借事、理、物烘托出来,这就是说,都必须化成思想。这道理在中国古代有刘彦和说得最透辟。《文心雕龙》的《熔裁》篇里有这几句话:“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余于终,则撮辞以举要。”

用现代话来说,行文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要心中先有一种情致,其次要找出具体的事物可以烘托出这种情致,这就是思想分内的事,最后要找出适当的文辞把这内在的情思化合体表达出来。近代美学家克罗齐的看法恰与刘彦和的一致。文艺先须有要表现的情感,这情感必融会于一种完整的具体意象(刘彦和所谓“事”),即借那个意象得以表现,然后用语言把它记载下来。

我特别提出这一个中外不谋而合的学说来,用意是在着重这三个步骤中的第二个步骤。这是一般人所常忽略的。一般人常以为由“情”可以直接到“辞”,不想到中间需经过一个“思”的阶段,尤其是十九世纪浪漫派理论家主张“文学为情感的自然流露”,很容易使人发生这种误解。在这里我们不妨略谈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和分别。艺术(art)原意为“人为”,自然是不假人为的;所以艺术与自然处在对立的地位,是自然就不是艺术,是艺术就不是自然。说艺术是“人为的”就无异于说它是“创造的”。创造也并非无中生有,它必有所本,自然就是艺术所本。艺术根据自然,加以熔铸雕琢,选择安排,结果乃是一种超自然的世界。换句话说,自然需通过作者的心灵,在里面经过一番意匠经营,才变成艺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全在“自然”之上加这一番“人为”。

这番话并非题外话。我们要了解情与辞的道理,必先了解这一点艺术与自然的道理。情是自然,融情于思,达之于辞,才是文学的艺术。在文学的艺术中,情感须经过意象化和文辞化,才算得到表现。人人都知道文学不能没有真正的情感,不过如果只有真正的情感,还是无济于事。你和我何尝没有过真正的情感?何尝不自觉平生经验有不少的诗和小说的材料?但是诗在哪里?小说在哪里?浑身都是情感不能保障一个人成为文学家,犹如满山都是大理石不能保障那座山有雕刻,是同样的道理。

一个作家如果信赖他的生糙的情感,让它“自然流露”,结果会像一个掘石匠而不能像一个雕刻家。雕刻家的任务在把一块顽石雕成一个石像,这就是说,给那块顽石一个完整的形式,一条有灵有肉的生命。文学家对于情感也是如此。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有一句名言:“诗起于在沉静中回味过来的情绪。”在沉静中加过一番回味,情感才由主观的感触变成客观的观照对象,才能受思想的洗练与润色,思想才能为依稀隐约不易捉摸的情感造出一个完整的可捉摸的形式和生命。这个诗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一切文学作品。

(摘编自朱光潜《情与辞》)

材料二:

体现着时代高度、描绘着时代气象的文艺作品,必定构成一个时代的精神地图。而要绘就这样的地图,作家艺术家们必须深刻认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国当代文艺的历史方位就是新时代新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正满怀信心和梦想,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前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创造我们的美好生活。

生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作家艺术家既要像翱翔的鹰,又要像扎根土地的树。作为鹰,我们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要从总体上把握时代与生活,在纷繁世相、茫茫人海之上,望得见斗转星移、百川东流。作为根深叶茂的树,我们要张开所有的枝叶和根须,吸吮生活的养分,感受这个时代经验与心灵具体的、细微的变化与律动。在人民的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欢愉和伤痛中,从人民生活一切鲜活和具体的方面,把握时代的大势,体现时代的精神。

这一切,都是不容易的,这意味着作家艺术家不仅要成为时代生活灵敏的观察者、忠实的记录者,也要成为这个时代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要把自己的心、自己的生命投入党和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在历史的主体中锻造、建构自己的主体。我们可以从优秀的文艺作品中鲜明地感受到那一代作家和一个时代文学的强烈历史主动精神。这样的精神,就是把文艺自觉地作为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的一部分,就是作家艺术家的主体自觉地汇入时代和历史的创造主体之中。正是这样的历史主动精神,使中国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在百年以来的历史进程中,高扬人民性的旗帜,成为参与推动时代前进的能动性力量,也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铸就新辉煌。

(摘编自铁凝《让中国精神的灯火在新时代的文艺高峰上闪亮》)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作品中的文字,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会表现出一些心灵上的感触。 B. 文字所表现出的不是思想,就是情感,二者泾渭分明,无法将它们混为一谈。 C. 中国当代文艺的历史方位是新时代新征程,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作家应自觉地投入到时代的创作中,使中国革命文艺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力量。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文学创作,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 作家只有经过“思”的过程,才能将内心情感创作成优秀的文学作品。 C. 艺术与自然之所以对立,是因为艺术需要人匠心创造,而自然不需要。 D. 作家只要在创作时将本有的情感自然流露,就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
(3) 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处在象牙塔中的作家常常忽视现实社会,将自己的理想置于完美的想象之中,超脱现实,寻找心中的净土。 B. 现实主义作家常常细致入微地洞察时代,在自己的作品中冷静地描绘社会现实,客观地再现当时真实的生活。 C. 鲁迅在风云紧急的时代里关注悲惨现实,写下《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以鼓舞国人觉醒奋起。 D. 周立波以家乡益阳清溪村为蓝本,十年的时间里,深入感受家乡的变化,怀着对时代的激情创作了《山乡巨变》。
(4) 根据材料二的观点,请分析夏衍在创作《包身工》时,是如何做到“既像翱翔的鹰,又像扎根土地的树”?
(5) 作家如何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实用类文本阅读 普通
3. 阅读《为了忘却的记念(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为了忘却的记念(节选)

鲁迅

我的决不邀投稿者相见,其实也并不完全因为谦虚,其中含着省事的分子也不少。由于历来的经验,我知道青年们,尤其是文学青年们,十之九是感觉很敏,自尊心也很旺盛的,一不小心,极容易得到误解,所以倒是故意回避的时候多。见面尚且怕,更不必说敢有托付了。但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惟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

我和柔石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那里。他仿佛说过,曾在北京听过我的讲义,那么,当在八九年之前了。我也忘记了在上海怎么来往起来,总之,他那时住在景云里,离我的寓所不过四五家门面,不知怎么一来,就来往起来了。大约最初的一回他就告诉我是姓赵,名平复。但他又曾谈起他家乡的豪绅的气焰之盛,说是有一个绅士,以为他的名字好,要给儿子用,叫他不要用这名字了。所以我疑心他的原名是“平福”,平稳而有福,才正中乡绅的意,对于“复”字却未必有这么热心。他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

他躲在寓里弄文学,也创作,也翻译,我们往来了许多日,说得投合起来了,于是另外约定了几个同意的青年,设立朝花社。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外国的版画,因为我们都以为应该来扶植一点刚健质朴的文艺。接着就印《朝花旬刊》,印《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印《艺苑朝华》,算都在循着这条线,只有其中的一本《蕗谷虹儿画选》,是为了扫荡上海滩上的“艺术家”,即戳穿叶灵凤这纸老虎而印的。

然而柔石自己没有钱,他借了二百多块钱来做印本。除买纸之外,大部分的稿子和杂务都是归他做,如跑印刷局,制图,校字之类。可是往往不如意,说起来皱着眉头。看他旧作品,都很有悲观的气息,但实际上并不然,他相信人们是好的。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

不过朝花社不久就倒闭了,我也不想说清其中的原因,总之是柔石的理想的头,先碰了一个大钉子,力气固然白化,此外还得去借一百块钱来付纸账。后来他对于我那“人心惟危”说的怀疑减少了,有时也叹息道,“真会这样的么?……”但是,他仍然相信人们是好的。

他于是一面将自己所应得的朝花社的残书送到明日书店和光华书局去,希望还能够收回几文钱,一面就拼命的译书,准备还借款,这就是卖给商务印书馆的《丹麦短篇小说集》和戈理基作的长篇小说《阿尔泰莫诺夫之事业》。但我想,这些译稿,也许去年已被兵火烧掉了。

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这方法很不好,有时我在路上遇见他,只要在相距三四尺前后或左右有一个年青漂亮的女人,我便会疑心就是他的朋友。但他和我一同走路的时候,可就走得近了,简直是扶住我,因为怕我被汽车或电车撞死;我这面也为他近视而又要照顾别人担心,大家都苍皇失措的愁一路,所以倘不是万不得已,我是不大和他一同出去的,我实在看得他吃力,因而自己也吃力。

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他终于决定地改变了,有一回,曾经明白的告诉我,此后应该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我说:这怕难罢,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要棍,怎么能行呢?他简洁的答道:只要学起来!

他说的并不是空话,真也在从新学起来了,其时他曾经带了一个朋友来访我,那就是冯铿女士。谈了一些天,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谛克,急于事功;我又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的。但我又疑心我自己,也许是柔石的先前的斩钉截铁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地迁怒到她身上去了。---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

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

(1) 按要求完成下面填空。

①“即戳穿叶灵凤这纸老虎而印的”这句中的“纸老虎”,意思是”。

②“大家都苍皇失措的愁一路”这句中的“苍皇”,现在写作“ ”。

③“我疑心她有点罗曼谛克,急于事功”这句中的“急于事功”,可用另外的四字词语替代,这个词语是

(2) 阅读下面课堂学习材料,按要求完成答题。

教师带领同学们讨论理解柔石这一人物,出示了下面表格内容。

柔石的“硬”与“迂”

借钱办朝华社,承担繁重工作

相信人们是好的,怀疑作者的“人心惟危”说

朝华社倒闭,拼命译书还债

和女性朋友同行保持距离

从新学习,转换作品内容和形式

学生甲不同意拆分理解柔石的“硬”与“迂”,并谈了如下理解与分析。

柔石决定转换作品内容和形式,坚信“只要学起来!”就能办到,这确实体现出“硬”劲,但此刻提醒他的是文学大师,“这怕难罢,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要棍,怎么能行呢”。鲁迅这样写,是把自己当陪衬,同时也是从丰富的创作经验出发,含蓄指出一个作家“使惯了刀”却要“耍棍”,这样“硬”来,理想的头还是会碰钉子。事实确实如此,柔石更好的作品,是他“转变”前的《二月》《为奴隶的母亲》。可见,柔石从新学习,要转换作品内容和形式这一事,不单单表现了他的“硬”,而是写出了他“硬”中“迂”。

⑴请认真阅读学生甲所谈内容,并从教师出示的表格内容中另选一件事,从学生甲的思考角度来分析柔石的“硬”与“迂”。

⑵学生乙认为文中所写“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比“硬和迂”更能体现柔石的思想性格。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具体说明。

(3) 选文的最后部分从写柔石带出冯铿,作者为什么写这部分内容?请结合这部分中的三个“疑心”内容、最后一句话来说明。
文学类文本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