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图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模式I中乡村聚落迁移的主要目的是( )
A.
增强功能区竞争力
B.
保护环境敏感区域
C.
促进劳动力就业
D.
提高城镇化水平
(2)
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的模式是( )
A.
I
B.
II
C.
III
D.
IV
(3)
在我国重大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总趋势是( )
A.
集聚扩大
B.
原地保护
C.
均衡布局
D.
分散迁移
【考点】
城乡区位因素;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单选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安徽省淮北市地处苏、豫、皖三省交界,1960年因煤炭产业而立市,2009年被列入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2000年以后,随着煤炭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城市进行转型升级,发展方式随之发生改变。下图为该煤炭资源型城市1990——2020年城乡聚落演变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显示,淮北市( )
A.
Ⅰ阶段主城区、矿区以及乡村均衡发展
B.
Ⅱ阶段主城区的要素集聚能力减弱
C.
Ⅲ阶段主城区、矿区、乡村趋向融合发展
D.
煤炭资源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作用先弱后强
(2)
淮北市城乡聚落结构演化的主要动力是( )
A.
交通发展
B.
产业结构转型
C.
政策规划
D.
人口迁移
单选题
普通
2. 经济圈又称城市群集合,是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2020年1月,国家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目标。下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格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形成得益于( )
A.
区域间人口流动
B.
城市空间格局变化
C.
生产要素的集聚
D.
交通通信方式发展
(2)
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主要目的是( )
A.
促进郊区城市化
B.
解决城市环境问题
C.
优化城市分工协作
D.
提高中小城市等级
单选题
普通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的重大决策部署。下图为安徽省乡村振兴的五种产业创新模式。完成下列小题。
(1)
创新乡村振兴模式将有助于( )
A.
摒弃乡土文化
B.
减少金融投入
C.
缩小城乡差距
D.
改造生态环境
(2)
评估显示“互联网+”产业模式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最大,这反映了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科技创新
B.
市场规模
C.
政策支持
D.
产业升级
单选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