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早在1905年,德国陆军元帅施里芬在其担任总参课长期间就制定了未来德国东西两线作战的战争计划。施里芬设想德国在未来战争中的两线作战是不可避免的。在两线作战中,应集中优势兵力在西线,而只用少数兵力牵制俄军。西线又应分左右两翼,左翼仅以少数兵力守住德国洛林一带防线,而以强大的右翼越过比利时和卢森堡,冲入法国北部,然后南下绕过巴黎西方和南方,压退法军主力到巴黎以东一带加以肝灭,对法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再全力转入东线打败俄国。这个计划德国准备在6个星期内取得西线胜利,3-4个月的时间结束整个战争,“施里芬计划”低估了俄军和法军的动员与作战能力,也未估计到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和英国运征军会很快参战,因而注定要失败。

——摘编自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施里芬计划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施里芬计划“注定要失败”的原因。
【考点】
“一战”的主要战线与进程;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要理解中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还需将中国置于互动的近代世界之中。甲午战争的惨败,强烈地刺激了中国,民族主义与民族自觉意识加速觉醒。近代大众媒体所形成的公共领域,也在逐渐改变着中国民众的观念。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成为战场,德国因其在山东青岛的势力,而招致日本和英国的联合军事行动,从而爆发青岛战役;同时,中国也经历了多次主动要求出兵参战而被拒,最后派遣约14万名华工到西线战场为协约国服务的历程。

在众多的参战国中,中国也许是最特殊的一个参战国。没有一个中立国像中国这样把自己国家的命运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怀抱如此高的期望,而且还在参战过程中遭受如此重大的挫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剧了中国内政的变化,导致各种战略的出台,这些战略旨在使中国摆脱传统的屈辱外交,从而使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的新成员。

中国逐渐形成的“外交政策群体”,对1914年爆发的世界大战做出迅速反应,且积极主动地发起了一场新的外交,这有助于中国全面参与这场战争,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有望最终被接受成为世界舞台上相对平等的一员。“尽管中国决心加入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新体系,但是中国对世界新秩序和西方社会的认识却相当模糊,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摘编自伍斌《徐国琦教授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研究述评》

(1)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参加一战的目的和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参战并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历史背景。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这些观念对战后世界秩序重建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威尔逊主义认为,一战的意义就在于终结掉那些奴役人民的大帝国,让人们获得普遍自由,从而让一战成为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威尔逊认为,之所以会爆发世界大战,根本原因就是大帝国以建立力量均衡为名,压迫弱小民族,引发内外各种矛盾导致战争。因此,为了确保世界和平,便应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允许弱小民族独立建国。

﹣﹣摘编自施展《国际政治学40讲》

材料二:列宁认为发达工业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都已经被资产阶级收买发生蜕变,所以只有在有一定的工业但还不太发达、无产阶级还没有被收买的国家里更容易发生无产阶级革命。俄国就是最典型的这种国家。列宁认为俄国是全球无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索,由此引发其他发达国家的革命,从而实现全球普遍革命,革命才真正完成。

列宁还认为,帝国主义国家随着内外矛盾的激化,最终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无产阶级要做的就是把帝国主义间的战争转化为内战,趁着战争激化了国内矛盾,无产阶级顺势发动革命,各国的革命连锁起来,世界革命就实现了。

﹣﹣摘编自施展《国际政治学40讲》

材料三:在近代国际法确立之前,人们承认国家有战争权。国家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当和平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时,即可使用最极端的暴力手段﹣﹣战争。……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在荷兰召开,共通过了13个公约,……从陆战、海战、空战等不同方面限制了作战手段和方法。……一战后制定的《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将战争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或依法解决之前三个月内不得从事战争。……凡尔赛和约设立了追究战争犯罪的内容,规定协约国及参战国有权对“被控违反战争法律与惯例”的德皇威廉二世和其他战争罪犯进行审判。

﹣﹣摘编自刘长敏《从承认战争自由到惩治战争罪犯的里程碑》

(1) 概括材料一中“威尔逊主义”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一战后世界的影响。
(2) 概括材料二中列宁的思想主张并做简要评价。
(3)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一战前后国际社会对战争态度的变化并加以评论。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