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因地震导致山体滑坡的30年后,科研人员对山体滑坡区域的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1) 调查发现,在两个群落中都有同种马尾松,但具体分布相差较大,一个区域内的全部马尾松可称为一个。科研人员通常以不同胸径大小的马尾松个体数代替其,来进一步预测的变化趋势。
(2) 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和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计数板计数时,对显微镜下一个中方格计数时,对压线的酵母菌的计数原则是
(3) 图甲中Ⅰ是某动物A迁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乙是动物A迁入该草原到图甲中的a时期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在图甲中 段动物A的种内斗争最激烈,该动物A种群的出生率(“大于”、“小于”、“等于”)死亡率。

图甲a时期引入生物B,动物A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后保持新的动态平衡,引入的生物与动物A之间可能是关系。

动物A种群的最大净补充量在图乙中的点,该点与甲图中的 点相对应。

【考点】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原因;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藏羚羊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雄性有角,雌性无角。回答下列问题:
(1) 科研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大(5~8龄)、中(3~5龄)、小(1~3龄)、幼(0~1龄)四个年龄等级(藏羚羊最长寿命为8年左右)。预测此后一段时间,地区藏羚羊种群数目将增加。

(2) 图2表示某地区藏羚羊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变化(R=出生率/死亡率),b~c段时间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是。如果在d时间,少量藏羚羊从其他地区迁入该地区,则该地区藏羚羊的K值,原因是
(3) 成年藏羚羊一年中除繁殖季节,绝大部分时间是雌雄分群。生态学家为解释此现象,提出如下假说:形态相同的个体集中在一起,能有效迷惑天敌,使其难以果断选择捕食对象,减少了被捕食的机会。为检验该假说的正确性,研究小组用狗(能将抛到草坪上的物体叼回来),质量和大小等相同且适宜的橡胶圈和橡胶棒做了如表所示的模拟实验:

组别

实验处理

统计并记录

实验组

1

同时向草坪中抛出20个相同橡胶圈

分别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物体所用的时间

2

同时向草坪中抛出20个相同橡胶棒

对照组

?

实验中橡胶圈或橡胶棒模拟的对象是。对照组应进行的实验处理是,若,则假说成立。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