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据图1分析,地的茶尺蠖对E病毒更敏感。
②图2显示,两地茶尺蠖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由于长期隔离导致种群基因库存在差别,使得甲、乙两地茶尺蠖颜色深浅和存在差异。
F1
亲本组合
受精卵数量(只)
卵孵化率(%)
幼虫到化蛹的天数(d)
羽化率(%)
雌雄比例
组合一
甲地茶尺蛾×甲地茶尺蛾
180
96
17
54
1:0.9
组合二
乙地茶尺蛾×乙地茶尺蛾
206
100
52
组合三
甲地茶尺蛾×乙地茶尺蛾
65
48
13
33
1:0.1
注:羽化是指由蛹发育为成虫的过程
①据表可知。与组合一、组合二相比。组合三受精卵数量、卵孵化率均;茶尺蠖以茶树的叶为食,且食量较大,组合三中幼虫到化蛹的时间短,使蛹的重量,羽化率低,最终导致F1个体数量下降,且出现畸形。
②组合三中F1雌雄比例失调,羽化时间不同步,难以配对,不能产生F2 , 说明两地茶尺蠖出现了。
③上述分析结果(填“支持”或“不支持”)推测。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
③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发生了改变。
交配(♀×♂)
①×②
②×①
①×③
③×①
②×③
③×②
交配率(%)
0
8
16
2
46
18
精子传送率(%)
注:精子传送率是指受精囊中有精子的雌虫占确认交配雌虫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