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贞观之治“是中华文明传统政治理念的发扬光大”。载舟覆舟之喻,这是孔孟荀说过的话。贞观君臣深切感受到其中的警示意义,形成了一种民本意识。
——摘编自任世江《大唐的辉煌与社会风尚》
材料一:(唐太宗在位期间)
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材料二:
贞观二年,唐太宗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曾下诏停修劳民伤财的洛阳乾元殿,并且表示:“后日或以事至洛阳,虽露居亦无伤也。”——白寿彝《中国通史》
(唐太宗说) “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已过。今魏微逝,一鉴亡矣。”——《新唐书》
材料三:贞观二十一年四月,唐太宗感觉长安夏天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七月,他又嫌宫室狭小,不能尽显大唐威仪,又重修了玉华宫。玉华宫的建筑是“苞山络野”,耗费以亿计。
——白寿彝《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