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不仅会导致毛囊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脱发,也会导致黑色素细胞减少引起头发变白。利用黑色小鼠进行研究得出的相关调节机制如图所示。

(1) 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肾上腺分泌 G 的体液调节方式为
(2) 研究发现,NE 主要通过过程②影响 MesC,过程①作用很小。两过程中,NE作用于 Mesc 效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答出 3 种原因即可)
(3) 已知长期束缚会引起小鼠过度紧张、焦虑。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调节机制中长期束缚及肾上腺对黑毛小鼠体毛的影响。

实验思路:

实验现象:

【考点】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激素调节的特点;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机体会通过调节使体温达到调定点水平正常人体的调定点约为37℃。中没有逗号分隔开,应改为机体会通过调节使体温达到调定点水平,正常人体的调定点约为37℃。回答下列问题
(1) 人体的体温恒定是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主要来自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散热的最主要器官是皮肤,主要通过传导、对流、蒸发、的方式进行。当人进入到寒冷环境中,皮肤中的兴奋,兴奋最终传递至产生冷觉,通过中枢的分析处理,所引起的机体变化包括下列哪几项?(A.机体耗氧量降低B.皮肤血管反射性收缩C.骨骼肌不自主舒张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在寒冷刺激下,相关神经兴奋后促进了肾上腺素等激素的释放,从而增强了机体代谢活动,增加了产热,该调节方式为
(2) 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某人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9℃,则与正常状态相比,其体温调定点(填“升高”、“不变”、“降低”),此时机体的产热量(填“大于”、“等于”、“小于”)散热量。
(3) 研究发现,体温调定点的高低与下丘脑后部Na+和Ca2+的含量有关。为验证该观点,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正常浓度的Na+和Ca2+的溶液灌注猫下丘脑后部,猫的体温不变;

②用Na+浓度增高1倍、Ca2+浓度正常的溶液灌注猫下丘脑后部,猫的体温升高;③用Na+浓度正常、Ca2+浓度增高1倍的溶液灌注猫下丘脑后部,猫的体温下降;④用Na+和Ca2+浓度均增高1倍的溶液灌注猫下丘脑后部,猫的体温保持不变。上述事实说明,影响调定点高低的是Na+和Ca2+(填“绝对含量”、“相对含量”),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

实验探究题 普通
2. 阿尔兹海默病(AD,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病,主要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和获得性知识丧失,直至日常生活能力完全丧失为特征。有数据显示,我国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已经超过了1000万,居全球之首。人脑组织有大量乙酰胆碱(Ach),但乙酰胆碱的含量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正常老人比青年下降30%,而老年痴呆患者下降更为严重,可达70%~80%。主流研究认为人体内Ach 含量增多与阿尔兹海默病的症状改善显著相关。
(1) 大豆异黄酮(SIF)是大豆的提取物,与雌激素结构相似,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与雌激素水平低下相关疾病,如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为了探究大豆异黄酮对阿尔兹海默病大鼠乙酰胆碱代谢的影响,某科研小组以β-淀粉样蛋白注入海马组织内来获得AD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SIF后,观察大海马组织内反映乙酰胆碱代谢的三种物质——乙酰胆碱、胆碱乙酰转移酶(合成Ach的酶)、胆碱酯酶(降解Ach的酶)的含量变化,得到以下结果:

组别

乙酰胆碱

胆碱乙酰转移酶

胆碱酯酶

对照组

34.86

26.33

62.04

AD模型组

11.93

7.12

16.99

SIF低剂量组(3mg/kg)

21.61

11.49

40.22

SIF高剂量组(9mg/kg)

29.14

18.36

43.34

回答下列问题:

①对照组中对大鼠的处理为

②结合表格中的数据,推测大豆异黄酮可能对绝经后妇女患阿尔兹海默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因为雌激素可(填“升高”或“降低”)细胞中β-淀粉样蛋白的表达,(填“促进”或“抑制”)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的合成。

(2) 有研究表明,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在心脏中产生抑制性的效果,降低心率。具体机制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降低心率的机制

(3) 结合题干信息,提出一条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思路:
实验探究题 普通